桥梁智能监测及管养

发布者:金笑笑发布时间:2024-01-12浏览次数:69

智能监测与管养研究室现有成员17名,其中正高7人,副高7人,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人、国家海外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近年来,团队成员牵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二十余项纵向科研项目,参编多本国家和行业标准,牵头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研究目标是:面向长大桥梁健康运维重大需求,重点解决智能感知与数据融合、安全诊断与主动预警、预防养护与健康运维等科学问题,构建在役桥梁高效健康服役技术体系,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


智能监测与管养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桥梁状态智能感知与数据融合。针对桥梁状态精准感知能力弱,多源异构数据融合难的问题,研发振动、声学、视觉等智能监测与无损检测技术及装备,发展多模态信息协同感知理论,突破长大桥梁检/监测数据智能解析理论。

(2) 数据-模型驱动的桥梁服役性态模拟与复现。针对桥梁服役过程风、温度、车等三项主要荷载的监测与模拟问题,研究桥梁风环境精细化监测技术、桥梁温度场模拟技术与桥梁车流荷载数字建模及桥梁性态复现技术

(3) 基于大数据模型的桥梁劣化智能感知与实时预警技术。以桥梁/监测大数据为基础,研究桥梁隐蔽病害的智能诊断技术、桥梁模态参数自动识别与追踪方法、模态参数异变分析技术与桥梁性能劣化实时预警技术建立桥梁模态参数演变模型,构建桥梁核心构件劣化全过程本构关系。

(4) 考虑信息联动机制的桥梁长寿命风险智能评估体系。面向桥梁长寿命风险评估与管养需求,研究桥梁整体-构件多层次服役状态指标体系,并提出以安全性能临界指标为约束的管养成本最优目标函数,据此构建桥梁健康管养措施库。

(5) 大跨缆索支承桥梁的长效保障与智能养护技术。面向大跨索承桥梁主体及关键附属构件的安全保障与养护需求,研发/吊索振动控制、钢箱梁疲劳病害整治、缆索除湿、缆索火灾防护、支座等关键附属构件更换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装备。


桥梁智能监测与管养研究室人员

王浩

丁幼亮

张继文

缪长青

万春风

王莹

冯东明

万春风

陶天友

茅建校

赵瀚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