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华东赛总结——俞江
发布人:蒋鸿鹄  发布时间:2015-12-09  动态浏览次数:189

2014年华东地区结构竞赛心得

-----05112426俞江

今年的华东地区结构创新竞赛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其难忘的经历,不仅仅因为结果很圆满,更是因为在这一个多月的选拔中,我们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以下,就是我这将近一个月来的心得与体会。

1校赛选拔:

今年的赛题与以往不同,主要的制作材料是白卡纸。做模型前,我们小组三人对赛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最终选择了直角梯形这么一个整体设计。我们都是大二的学生,对软件的应用不是很熟练,所以,与其纸上谈兵,不如真刀真枪的干,只有把模型做出来了,我们才能更清晰的了解到它的可行性!

而事实证明,先做一个模型用来试加载是很明智的,我们发现,实际加载中,有些杆件的受力状况是完全相反的,这可能是因为实际中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一次试加载,才给了我们之后改进的方向!

第一轮正式加载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除了在二级加载中形变较大,其余两级加载都顺利过关,这更坚定了我们选择直角梯形的信心!

虽然我们的第一轮正式加载很不错,但是整体模型的质量高达280g,这让我们很是苦恼,我们变一直在探索,看看能否出一个新方案,将质量减下去,而让模型的各项性能又不受到影响。综合了我们小组三人的智慧,我们在第三轮加载中,将模型减到了150g,并且顺利的通过了全部加载,基于这三次的经验,我做出了如下的一些总结:

1.节点:个人认为,一个模型,最脆弱的部分就是节点,最能区别模型之间差距的也就是节点,节点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模型性能的发挥,所以,节点的制作一定要耐心。

2.杆件:每一种杆件的性能都不同,有些可能抗压好,有些可能抗弯好,而且因为材质的不同,很多杆件的性能可能与我们理论分析时是完全不同的。

3.地基:模型的地基是很重要的,因为所有的荷载最终都会通过地基传到基础上面,所以根据基础的性质来决定地基的制作方法还是很有必要的。

2.备战:

经过了校赛选拔后,就进入了备战阶段,可以说,这是比较痛苦的阶段,但也是质变的阶段,模型的大幅度提升往往就出现在这里,其实,对于备战阶段,我只想说:不要仅仅是理论分析,一定要多做模型!只有不断的尝试,你才能知道模型的缺陷是什么,才能知道模型的极限在哪里,其余的就是做工了,做工的精细与否,直接决定了模型性能的好坏,可以说这是比模型设计还要重要的方面!

3.现场:

出去比赛,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现场你会发现很多你想都没想过的方案,亦或是你想过但是却没有胆量将其做出来的方案!

其实,当我看到那些惊人的方案时,我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有点泄气了。但是老师告诉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做好自己就行了。最后的结果证明这句话再明智不过了。的确,别人实力强可能会让你感到很大的压力,但是你只要认真对待,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就行了,至少这样是没有遗憾的!

很幸运,我们组完完全全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充分利用了时间,并将细节做的很好,我想这是我们这次成功的关键所在吧。

另外一个我觉得必须提一下的就是:一定要一边做一边观察,某些很实用的技巧或者方法可能通过观察你就能了解到,而且说不定就能在你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汇总:

1.每一年的赛题都不一样,一定要仔细分析赛题,可能就能从赛题中找出一些很有用的方案。

2.理论分析和实际制作完全是两种情况,只有实际尝试了,才能真正了解到模型的受力情况,而且,往往模型实际的受力情况与理论分析会有很大的不同!

3.做工可以说是决定模型好坏最重要的环节,做工的细致程度直接决定了模型的各项性能,有时候,可能几毫米的差距就会使模型的承载力有天壤之别。

4.节点是模型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花心思在节点上,一个好的节点设计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备战时期,同学的帮助十分重要,可以多听取他人的意见,也可以去观察之前其他组别的模型,可能就会有很有用的细节值得学习,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6.在备战时期,一定要多做模型,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找出模型的极限。

7.比赛时期,一定要利用好时间,将各个细节做到极致,临场时,可以根据当时的状态微调模型,可能会有很好的效果,但也要慎重!

8.比赛期间,心态要调整好,不要因为别人乱了自己的阵脚,争取正常发挥,比赛就没有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