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于2012年12月7日-12月9日在江南大学举行。本次大赛共有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23所省内高校参赛,共计69件创新模型参与评比(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23个模型参与现场制作加载(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我校代表队共荣获创新模型竞赛一等奖1项(第一名)、二等奖2项,加载模型竞赛二等奖1项。
本次大赛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结构创新模型展示、模型现场制作加载、结构工程学科前沿论坛。结构创新模型要求作品反映土木工程建筑必要的结构概念,以展示学生的力学概念、结构概念、创新思维为主,不宜花费过多的经费,并鼓励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作品创新思路。加载竞赛模型是参赛选手根据组委会的命题,在现场,在规定的时间里用木质材料制作的静跨1m的空间桁架梁结构,具体结构形式不限,在梁跨中悬挂配重集中力的方式考核各队模型承载力,效率比为承载配重质量/模型自身重量,得分高者优胜。
经过两天角逐,我校的创新模型“苍穹”(大跨全张力索杆空间结构)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一等奖,“海之贝”(仿生贝壳海洋博物馆)和“天璇”(DNA型四螺旋风力发电双子塔)分获二等奖。加载组代表队的鱼腹式桁架梁被专家们一致认为是全场结构形式最优的模型,该模型重180克,承受了48.8kg的竖向跨中荷载,效率比271,获得二等奖。我校代表队的模型都获得了高度评价,成功地展现了东大土木的雄厚实力。
东南大学代表队由陆金钰、缪志伟、朱明亮等年轻教师担任教练。我院院长助理王景全副教授应邀担任竞赛评委,对加载模型的结构设计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在闭幕式上代表评审专家组做了总结发言;还在“结构工程学科前沿论坛”上为参赛师生做了精彩学术报告。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分会举办的江苏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每年举办一届,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此赛事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我们学校教务处组织了由土木工程学院承办,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学院协办的校内选拔赛。20多个院系600余名同学精心制作了200余个各具特色的结构创新模型,经多轮选拔及赛前集训最终确定3个作品代表我校参赛。期间,我院多位老师为竞赛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大学生科协为选拔赛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实验室老师为选拔赛和集训提供了条件。
我校获奖名单如下:
竞赛类别 | 奖项 | 作品名称 | 学号 | 参赛队员 | 专业 |
创新模型 竞赛 | 一等奖 (总分第1名) | 苍穹 | 05111229 | 强翰霖 | 土木 |
05111334 | 王谆 | 土木 |
05111233 | 曹徐阳 | 土木 |
|
|
|
|
|
二等奖 | 海之贝 | 01110106 | 杜佳赟 | 建筑 |
01110118 | 黄坤 | 建筑 |
05110419 | 周雅 | 土木 |
|
|
|
|
|
二等奖 | 天璇 | 05111330 | 夏定风 | 土木 |
05111605 | 杨帆 | 土木 |
05111606 | 臧芃乔 | 土木 |
模型加载 竞赛 | 二等奖 | 鱼腹式桁架梁 | 05110532 | 张凡 | 土木 |
05110515 | 陈钊 | 土木 |
05110509 | 李瑞琪 | 土木 |
05110315 | 宋松涛 | 土木 |
05110137 | 潘漾 | 土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