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建筑碳排放计算专题交流会暨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发布会”成功举办。活动聚焦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碳排放核算的核心需求,重磅发布“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V3.3”,并围绕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计算标准化、碳排放计算方法与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吸引了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近两百人次参与。
发布会上,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范信芳、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德智、中建生态环境集团纪委书记苏靖巍、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秘书长吴景山、江苏东印智慧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院长袁玮共同启动“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V3.3”上线仪式。
新版本满足《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51366-2019),精准对接江苏省最新发布的《民用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DB32/T 4880-2024),并响应《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修订要求,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网址:https://carbon.seuicc.com/)。软件覆盖建筑碳排放估算、概算、预算、核算全流程,支持单体建筑、项目及区域维度的碳排放统计分析,适用于施工、运行、园区等多场景监测,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提供高效工具。目前,东禾平台已积累3600余个碳排放因子数据、5000余项在库项目,累计服务超万人次,助力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
发布会后,建筑碳排放计算专题交流会顺利举办,其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共议建筑碳排放前沿议题。其中,住建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城乡建设工程标准处处长孙智在线上以《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计算标准化现状与探索》为题,解析国内标准体系构建方向;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秘书长吴景山从行业视角剖析《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数据与发展趋势》;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工李晓峰结合国际经验,探讨《建筑全寿命期视角的碳排放评估国际相关标准》。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院副总工张改景聚焦实践路径,分享《近零碳街区碳排放计算方法及实施路径》;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节能中心总工吴志敏围绕《民用建筑碳排放计算与低碳评估》,提出本土化技术方案;东南大学教师郑赛那则以《建筑碳排放的“数”——江苏经验》为题,总结江苏在建筑碳排放计算方面的创新成果。交流环节中,与会嘉宾围绕碳核算方法优化、区域协同减排等热点展开讨论,为行业迈向“双碳”目标注入新思路。
作为全国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轻量化的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东禾将持续迭代AI碳预测、碳减排策略生成、碳排放责任分摊等模块,深化施工图碳审查、能碳双控管理等场景应用,构建覆盖建筑全周期的碳管理体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李德智副院长表示,未来将依托产学研协同优势,利用AI赋能,推动软件平台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对接,助力建筑业全产业链实现“算得准、用得好、减下去”的低碳目标。
此次发布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建筑碳排放计算工具研发的重要里程碑,更彰显了江苏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创新引领,使得东禾软件将为我国“双碳”战略落地提供坚实支撑,书写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