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砼心共抗震,土木展担当”抗震防灾科普活动,扎实推进第二课堂建设

发布者:张洁琪发布时间:2022-05-13浏览次数:795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千余人遇难、17千余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

 2022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4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十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为纪念“5·12”遇难同胞、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我院实验中心党支部联合2019级土木工程专业051191-051196团支部开展“砼心共抗震,土木展担当”抗震防灾科普主题党团共建活动。我院黄镇副院长、曾赴地震现场参与抗震救援工作的舒赣平教授、《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团队张志强、缪志伟、陆飞等老师,实验中心王燕华、林元铮、徐伟杰、何顶顶等老师,以及150余名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包括地震科普知识竞答、科普VR体验、地震避险逃生等环节。在感知地震展区,师生通过动画、视频、实物模型和展板等,重点了解了地震成因、震级分类、地震带分布、古今地震预测以及地震来临的应对策略。在结构抗震和科学防灾展区,师生通过防灾翻翻乐、抗震问答、居家抗震、楼梯逃生和室外模型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认识到科学设计工程结构、建筑结构健康检测对于抵御地震灾害的重要性。

活动中,黄镇副院长结合土木专业特色,为同学们做工程结构隔减震专题讲解;舒赣平教授分享当年赴汶川震灾一线调查的经历和个人体会,阐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和建筑结构抗震研究的重要性。《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课程团队联合土木科协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作用,通过创新实践展现立德树人使命担当。

近年来,学院依托抗震科普基地积极开展各类抗震科普活动,先后拍摄线上抗震科普视频20次,积极构建线上学习与线下感知的多元抗震科普宣传阵地,先后到云南南华、江西共青城等地区中小学开展抗震防灾讲座,依托科普基地对云南省南华县思源实验学校开展远程科普教育,进一步提升了当地居民看抗震防灾的意识和能力。

在东南大学即将迎来百廿校庆之际,“砼心共抗震,土木展担当”抗震防灾科普党团共建活动的开展不仅传达了对举国之殇的哀思与缅怀,更通过引领和示范教育启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展现东南土木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附:东南大学“抗震防灾科普宣传教育示范基地”介绍

东南大学“抗震防灾科普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是江苏省住建厅2018年度省级节能减排(抗震)专项资助下建设的省内高校第一个抗震防灾科普基地项目,于2019年通过验收,并于2021年5月12日挂牌南京市中小学生抗震防灾科普实践基地。基地的主要目的在于普及公众地震科学知识、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公众震灾自救能力;基地依托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业人才和先进实验平台,紧密结合抗震防灾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与工程结构抗震科学研究,提供特色化的科普教育内容。基地秉承“因地制宜、发挥高校特长”的原则,将抗震防灾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与工程抗震防灾科研紧密结合起来。科普基地自2019年运行以来,每年接待各层次的参观、访问代表80余次,多次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总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


(林元铮 王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