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未来科技城基础设施安全低碳与智慧校企协同创新综合体”正式揭牌

发布者:张洁琪发布时间:2022-02-19浏览次数:1494

2月19日, 南京市江宁区召开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区大会。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韩立明和东南大学党委书记左惟共同为“东南大学、未来科技城基础设施安全低碳与智慧校企协同创新综合体”这一重大创新载体揭牌。同时,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和未来科技城党工委书记俞平还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将“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正式落户该创新综合体,作为创新载体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与基础条件。


韩立明书记与左惟书记共同揭牌

吴刚副校长和俞平书记共同签约

此次东南大学与未来科技城合作共建“基础设施安全低碳与智慧校企协同创新综合体”是在城市安全、碳达峰碳中和、新基建等国家战略背景下,配合江宁区“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区,勇当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头兵,奋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高地”的宏伟目标,以东南大学“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为内核,全面整合东南大学优势学科资源和产业资源,聚焦校地融合,实现全球开放、全域协同创新,形成以国家发展要求为宗旨、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工程科技成果应用机制,上下游联合攻关、产学研用交叉融合、场景应用完全开放、生产要素全面共享,扎实有效地推动基础设施向安全、低碳、智慧方向发展。

作为江宁区的重大创新载体,本次签约共建的创新综合体是针对产学研模式创新提出的校企协作与产业集聚的新方式,目的是为了让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联系得更加紧密,具体来讲就是:以东大重要科研平台为“根”、以人才团队科技成果为“干”、以企业工程创新平台为“枝”、以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为“皮”、以集聚校友经济力量为“叶”、以支撑区内企业发展为“花”、以孵化引进优质企业为“果”。这样的创新综合体如同参天大树,根系扎得越来越深,树干结实粗壮,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以它为核心集聚各类要素,进而就能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稳定的产业生态系统。

创新综合体位于江宁未来科技城悠谷二期五号楼,首批投入使用面积超3万平方米,在今年上半年将面向全球开放。届时,围绕基础设施“安全、低碳、智慧”三个核心目标,该综合体将形成“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的布局:不仅将汇集东南大学“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相关学科100多位老师、200多名研究生开展科研及实验,更将聚集数十家东南大学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及企业工程研究中心专注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与技术研发,并落地产业链上优势企业引导产业集群。

 “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站在东南大学120年华诞的重要历史时期,“基础设施安全低碳与智慧校企协同创新综合体”将聚力打造具有东大特色的科研创新生态,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为此,土木工程学院将率先组织团队,引领产学研方向,并发挥人才智力优势,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创新,围绕“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这一内核,将“创新综合体”与重大实验基地“东南大学溧阳基础设施安全与智慧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基础设施安全低碳与智慧领域“一体两翼”的科研与成果转化格局,为“双一流”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