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院傅大放教授(第8完成人)和穆保岗副教授(第12完成人)参与的项目“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郭彤教授(第2完成人)、陆飞副教授(第7完成人)和张志强教授(第9完成人)参与的项目“高性能隔震建筑系列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周臻教授(第4完成人)参与的项目“预应力结构服役效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其中,“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针对国内以往建筑遗产保护与城镇规划建设分离及常规的分区分类分级保护模式缺乏整体性和多尺度连续的关键科学问题,突出把握了中国城镇建筑遗产所具有的多尺度连续、本体复杂广泛和环境多样的特性,从理论、学理、方法、技术标准和工程实践上诠释了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的整体性、兼容性和传导性。项目成果支撑了2项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申报,并应用于北京等1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3个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8个历史街区以及11个遗址保护建筑项目保护单位、78个历史街区以及11个遗址保护建筑项目。
“高性能隔震建筑系列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项目针对高性能隔震建筑设计和建设的关键难题,创新发展了高性能隔震结构设计理论,构建了隔震结构多目标一体化设计技术,并研发了系列功能可调控高性能隔震装置,提出了隔震建筑建设质量控制技术并主编系列标准。成果应用于国际上最大面积/最高抗震设防要求的高层隔震住宅群、国际上总面积最大的地铁上盖层间隔震建筑群、国家文物保护建筑和中小学校舍、医院建筑隔震加固项目等60余项重要工程,总面积达336万平方米,近3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4亿元,为国家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提供了地震安全保障。
“预应力结构服役效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聚焦预应力结构效能提升的重大需求,面向预应力作用科学测控的技术瓶颈,针对预应力时变作用分析、时效作用评定、高应力力流重构等关键难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创新了预应力疲劳松弛机理、高压应力混凝土徐变模型、预应力结构连续倒塌机制,建立了贯通设计、施工、服役的全寿期服役安全技术体系,攻克了预应力结构服役性能精准分析、服役性态科学评价与再服役效能升级3大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预应力结构服役效能的显著提升。成果应用于预应力工程近千项,范围涵盖机场高铁、体育会展等公共建筑,冶金、机械、核电等行业工业建筑。项目引领了行业发展,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保障了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