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提倡产学研结合共同推进了技术进步,我校与中亿丰建设集团成立“东大-中亿丰融合基础设施联合研发中心”,吴刚副校长任主任,郭正兴教授任副主任。依托该中心,郭正兴教授团队苏州中亿丰建设集团展开深入合作,将新型装配式组合框架结构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示范工程之中。该示范工程以全装配式为核心,基于装配式组合结构体系,预制装配率达到90.3%;以低碳环保为设计理念,有效控制能耗,综合节能率可达85.2%;以信息化管理为依托,施工过程中集成BIM、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指挥建筑科技示范楼。
装配式组合结构新体系主要由4个核心技术组成,分别为高效梁柱连接节点、高效大跨填芯预应力双向叠合板、高效框架间钢板耗能装置和高效轻质夹芯保温外挂预制墙板。高效梁柱连接节点由外包防火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柱及梁端预埋H型钢接头的先张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梁通过栓焊连接组成,实现构件工厂同混凝土构件般预制,现场同钢结构般快速安装;大跨填芯预应力双向叠合板预制阶段为单向填芯预应力板件,现场拼装阶段通过横向暗梁连接,达到双向受力效果;钢板耗能装置基于Q235B热轧H型钢制作而成,创新地采用与耗能腹板无直接接触的加劲板,实现高消耗能目标;轻质夹芯保温外挂预制墙板利用新型钢-纤维复合连接件的有效,减少整体墙板厚度,减轻自重的同时保证板件的整体受力性能。
在施工研究所团队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团队先后完成了新型组合节点以及框撑耗能装置整体拟静力试验,对构成主体结构的耗能单元、节点、结构、体系展开了递进式研究,验证了该结构体系的良好抗震性能;同时也完成了大跨预应力叠合楼板的承载力试验和轻质保温外墙板的多项性能试验,证明了楼板的双向受力性能和外墙板的抗弯能力和变形性能。经由以上4个关键技术的突破,该装配式组合结构新体系能够实现预制生产方便、施工安装高效、受力性能优良的建设目标。
郭正兴(1956年8月生),东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施工研究所所长。郭正兴教授是全国知名施工专家,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理事、模板与脚手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土建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全国高校建筑施工学科研究会主任,也是《施工技术》杂志编委。郭正兴教授直接参与了国内近70项大型体育场馆、机场、会展中心等项目的预应力钢结构工程施工,特别是参加了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支承索网的科研和建造。2010年主持完成的《大跨空间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文:林煜、管东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