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7日下午,我院团队主编的全国第一款轻量化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专用软件——“东南大学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发布会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发布的形式正式举行。其中,线下发布会在位于南京市江宁高新区的“江苏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创新展示馆”召开。此次发布会由东南大学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由我院、东南大学溧阳基础设施安全与智慧技术创新中心、江苏东印智慧工程技术研究院联合承办。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顾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等领导、专家,以及在宁的工程咨询、设计、施工、地产等建筑产业链企业负责人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发布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其中上半场由东南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陆卫兵主持。首先,吴刚副校长代表东南大学对出席本次发布会的政府领导、企业嘉宾和在线观众表示衷心感谢与热烈欢迎,分析了国内外建筑碳排放计算软件领域存在的专用工具少、分析功能弱、使用门槛高、覆盖周期短等痛点,介绍了以我院教师为核心的团队,依托东南大学土木、建筑等教育部第四轮学科排名A+的优势学科群,以及设立的“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低碳型建筑环境设备与系统节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相关科研平台和多年来在绿色低碳可持续领域的研究成果,依据国标《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自主开发的“东南大学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具有轻量化、便捷性、可追溯、全周期等优点,并欢迎大家使用该软件,以共同为我国“双碳”重大战略的实现贡献力量。随后,我院李德智副院长从建设背景、研发历程、软件设计、发展愿景等方面对软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由顾小平书记与缪昌文院士共同宣布,“东南大学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正式发布,进人“东大建造云”平台(http://seuicc.com:8080)。
吴刚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并介绍研发背景
土木工程学院李德智副院长讲解碳排放分析计算软件
下半场是主题为“‘双碳’导向的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闭门座谈会,由吴刚副校长主持。首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霞、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东亮分别介绍了各学科在建筑“双碳”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计划。随后,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伟、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副总经理周义、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程建军、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高宝俭、南京安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建石、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常务副院长曹伟等参会企业领导依次介绍了各自企业在绿色低碳方面的特色实践、校企合作愿景等。接着,江宁区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曹扬、江苏省住建厅建管处处长汪志强、江苏省住建厅消防处处长戴登军、江苏省住建厅设计处处长何伶俊、江苏省住建厅科技处处长蔡雨亭分别结合各自分管领域,表达了对“东南大学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及东南大学在服务我省建筑“双碳”领域的期许和合作意愿。
座谈会上,江苏省住建厅党组书记顾小平充分肯定了“东南大学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的开拓性意义,以及东南大学在校内学科整合、校企资源融合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并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体系化地开展碳排放计算分析工作,可以拓展到医院、学校、机场等不同类型建筑物,也可以拓展到基础设施、园区和城镇等区域;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学科整合,通过联合承担重大课题、建立健全奖惩制度、设定大奖大成果目标、建设示范试点项目等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发挥东南大学土建交等优势学科群在低碳建筑领域的协同作用;第三,要进一步做好产学研融合工作,与我省建筑行业的咨询、设计、施工、地产等企业加强合作,统筹推进我省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最后,缪昌文院士对顾书记的建议表示完全赞成和衷心感谢,并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做好学科整合、校企融合,将低碳打造为东南大学一个新的亮点品牌。吴刚副校长也非常感谢顾书记和各位领导、企业家对东南大学的长期关心和支持,表示东南大学今后将通过编制一系列软件、打造世界一流的土建交平台、实施一批示范工程项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全力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据悉,“东南大学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是吴刚副校长亲自指挥部署,编制工作从2021年4月中旬开始正式启动,研发团队主要由我院李德智、袁竞峰、欧晓星、朱蕾、郑赛那、苏舒等老师,交通学院张林锋老师,以及我院教授担任法人的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江苏东印智慧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华、刘龙强、魏禹申、刘妍姣、郑元伟、傅宇等成员组成。在编制过程中,研发团队注重用户思维,使得该软件不需要提前安装庞大、复杂的建筑、结构、机电等建模软件,可以直接按照给定模板录入建筑基本信息,以及建材生产和运输、建造、运行、拆除等阶段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信息,也可以直接将主流的建筑工程消耗量计算、绿建能耗分析等商用软件结果直接导入,轻量化和专用性特征明显。而且,该软件不仅适用多建筑类型、多气候区域,也可根据不同阶段,提供估算、精算等不同颗粒度的碳排放计算结果,有效支撑工程咨询、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不同类型用户的建筑碳排放动态核算与碳减排智能决策。目前,该软件的手机端、平板端、小程序端、WEB端均已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相信本次我院团队主编并发布的“东南大学东禾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是在国家“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决策背景下的前瞻性科技成果,通过其不断迭代升级和转化实践,从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软件的领先者发展为主导者,有效助力我国建筑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支撑我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