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桥隧与地下工程系党支部与中交二公局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项目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建共建活动

发布者:张洁琪发布时间:2021-06-18浏览次数:1021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2021年6月11日下午,我院桥隧与地下工程系党支部一行20余人,在土木学院李霞副院长(主持工作)、桥隧与地下工程系张文明书记带领下赶赴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A4标项目部,与中交二公局项目部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建共建活动。

双方首先进行了友好座谈。项目总工李维生代表项目部欢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师生前来交流,并详细介绍了北岸锚碇大型沉井下沉的过程及关键技术。我院李霞院长讲话,首先对中交二公局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项目部的细心准备表示衷心感谢,随后谈到项目实践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认识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党建联建工作在“深入校企合作,加速成果转化,助力产学研结合”的积极推进作用。张文明书记介绍了党支部的基本情况,表达了双方党支部“携手共进,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担使命”的热切期盼,依托党建联建加强对话交流,对于人才培养意义非凡。随行的丁汉山、穆保岗、徐伟炜、茅建校、石景山和肖琼等老师也先后发言。

项目部黄伟书记讲解了工程建设中的党建引领作用,讲述了革命先辈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革命精神。正是因为有党组织做坚实保障,发挥了党员的先锋作用,整个建设团队才拥有了很强的战斗力,攻克一个又一个施工技术难题。在总结了中交二公局的发展历史、工作业绩后,也表达了中交二公局对青年人才的迫切需求,对人才培养持续大力投入的决心,和对加强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热切盼望。

会后,我院师生前往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项目北岸锚碇沉井施工现场。沉井长、宽、高分别为70m、50m、50m,含20个井孔。上下共分九节,首节为钢壳混凝土,第二至第九节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沉井封底混凝土厚为12m。李维生总工详细介绍了沉井建造及下沉的全过程及施工工艺,并悉心回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同学们对实际的工程操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随后我院师生来到了沉井基础上。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切身感受到我国大国重器给人带来的震撼。在大型沉井之上,我院师生不仅感受到作为土木人的骄傲与自豪,更为我国建造技术之精湛感到骄傲与自豪。

最后,我院师生返回项目部,参观了中交二公局示范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深深感受到了二公局人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的品质。更体会到了中交二公局坚持以人为本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中交二公局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根植于自己的企业文化,由此打造出一支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并且成果丰硕,综合素质强劲的职工队伍。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解决相应的工程问题是一个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此次参观,同学们对大型沉井基础建设及下沉过程中所产生的技术难题及相关解决方案有了一定的了解,中交二公局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如何学以致用的好机会。不仅如此,在讲解、实地参观的过程中学院师生也感受到了大国工程的魅力和工匠人浓烈的家国情怀,可谓受益匪浅。同时,也大大激发了我院学子争做土木工程领域国家领军人才的志气,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添砖加瓦。我们一同期待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的建成。

南京仙新路通道(南京长江六桥)主跨1760m,是目前国内第一、世界第三跨度的悬索桥。仙新路过江通道通车对于提升南京首位度,推进宁镇扬一体化战略,实现南京拥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穆保岗副教授承担了北岸锚碇沉井基础下沉过程中的监控任务。



(桥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