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下午,暑期学校结构与防灾、桥梁、岩土、力学以及工程管理五个分会场的专题报告继续精彩上线。
一、结构与防灾专题分会场纪实
在结构与防灾专题分会场,浙江大学赵羽习教授带来了题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报告。混凝土结构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它的耐久性一直是引人关注的重要课题。
赵老师首先结合工程实例生动讲解了耐久性的概念以及环境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危害,并以国内外重大工程为例,详细分析了由所处环境引发的结构耐久性问题,列举了引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的众多因素,说明了服役环境与混凝土结构时变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赵老师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理念,以及国内外规范或标准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相关指标,并对国内外规范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赵老师的报告由浅入深、丰富生动,引起了学员们巨大的兴趣。学员们提出了耐久性检测、装配式结构耐久性和点蚀数值模拟方法等多个问题,赵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和工程实例给予了耐心解答,学员们收获颇丰。
图一 赵羽习教授作报告
随后,昆明理工大学潘文教授带来题为“建筑隔震技术简介”的报告。首先,潘老师简要介绍了地震产生的原因,我国地震多发地等地震相关知识,结合自身在汶川对地震的见闻,指出地震造成的巨大危害,并说明了工程抗震的重要性。随后,潘老师介绍了近年来重要的工程抗震技术——建筑隔震技术,详细讲解了隔震技术的原理和各种类型的隔震支座,比较了传统抗震技术、减震和隔震技术的抗震效果,列举了海口美兰机场、昆明长水机场以及云南省博物馆等大量的隔震技术应用案例,说明了隔震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隔震技术的成效。
潘老师的报告内容系统全面,既有详尽的理论知识也有大量的实例说明,并通过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加深了学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图二 潘文教授作报告
二、桥梁专题分会场纪实
8月4日下午,桥梁专题分会场为学员们准备了两场报告,主讲专家分别为: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牟廷敏教授级高工,中铁大桥院集团桥隧技术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刘华教授级高工。
牟廷敏教授级高工的报告题目是“钢管混凝土组合桥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牟老师首先详细介绍了山区桥梁建设的条件,指出山区桥梁往往面临高山深沟、生态脆弱、气候复杂以及自然灾害频发等难题。因此,山区桥梁建设时更要求施工快速、方便、周期短,材料轻质、高强、高延性,并且环保节能,由此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组合桥梁的结构形式。
接着,牟老师结合图片向学员们生动具体地解释了钢管混凝土的力学原理和受力特点,分享了团队通过进行脱空试验,提出了容限脱空统一理论以进行钢管混凝土的非线性计算;通过焊接节点疲劳模型试验,提出了提高疲劳寿命的构造工艺技术,制定了地方技术规程。
关于钢管混凝土桥梁方法,牟老师介绍了单主管、哑铃型、多管桁等多种结构类型的构造及特点,并结合大量工程实例讨论了钢管混凝土在拱桥、梁式桥中的应用与优势。最后,牟老师就钢管混凝土桥梁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指出在相关规范、建设工程经验和持续科研成果的支持下,钢管混凝土桥梁前景广阔,勉励学员们大胆扎根山区,实践青春奋斗。
图三 牟廷敏教授级高工作报告
第二场报告的专家是中铁大桥院集团桥隧技术公司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刘华,报告的题目是“桥梁结构运维应急管理体系”。刘老师首先指出桥梁是交通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结构物,其运维安全紧密关系着交通畅通甚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近年一些跟桥梁相关的事故屡见不鲜,如何杜绝桥梁事故的发生或者最大程度地减少因桥梁事故对交通的影响亟待研究解决。接着,刘老师从垮塌事故、安全事件、典型病害三个维度,对照包括国内外大量已发生的桥梁安全问题案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和经验总结。刘老师用水毁、船撞、重载、养护四个因素总结桥梁的垮塌事故,并强调无论哪种因素占据主导,都与桥梁的管养密不可分。
图四 刘华教授级高工作报告
关于桥梁的安全事件,刘老师选取了不平衡土体致基础及墩柱偏压开裂、桥面火灾致桥面斜拉索受损、桥下火灾/船撞致墩或基础受损、车撞桥梁护栏致安全事故、缆索锈蚀致结构安全隐患、缆索振动致结构安全隐患、悬索桥风致振动等丰富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接着,刘老师结合板梁、支座、基础等构件和不同结构类型重点介绍了桥梁的典型病害。
报告后半部分,刘老师结合桥梁结构监测与防灾减灾的研究和实践,以及经历的大量应急案例和调研,进一步提出以史为鉴,充分运用相关法规、规范,做好检查检测、结构监测及专项工作等基础工作,建立桥梁结构运维应急管理体系,保障桥梁结构运维安全。
三、岩土专题分会场纪实
岩土专题分会场,天津大学朱建波教授带来题为“3D打印与非连续岩体波传播”的报告。朱建波老师首先列举出一系列重大工程灾害实例,并指出这些灾害属于动力学问题,进而说明动荷载在岩体中以应力波的形式传播,通常岩体含有各种尺度的非连续结构或缺陷,而应力波能量衰减主要是由于岩体的非连续性质所致,因此研究应力波在非连续岩体中的传播与衰减机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朱老师表示,岩石材料存在非均匀性所导致的试验结果难以重复、某些特殊岩石试样获取昂贵、岩石不透明、三维内置裂纹制备困难等问题,而3D打印技术有望克服这部分问题;随后朱老师向学员们细述了3D打印制备过程,对比微米CT扫描的3D打印实验方法与3D数值模拟方法,阐述了动静加载条件下3D打印试样三维内置裂纹拓展及力学特性。
图五 朱建波教授作报告
随后,由东南大学宫凤强教授为学员们带来题为“地下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介绍、岩石线性储能规律及应用研究”的报告。
首先,宫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地下工程中涉及的相关岩石力学问题,阐明岩石力学是服务于土木、交通、水利水电、采矿、国防等各种工程建设中的岩石工程问题。在此部分最后,宫老师为学员介绍了两位岩石力学专家——钱七虎院士和林俊德院士,阐扬两位院士的科研精神,鼓励学员们作为当代青年应以两位院士为榜样,潜心学习提升个人能力,为将来建设国家服务人民打下如岩石般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宫老师向学员们介绍岩石线性储能规律及应用。岩石破坏全过程应从能量输入、储存、破坏耗能、释放动能的角度进行考虑,区别于简单以绝对能量作为判别指标的岩爆倾向性依据,宫老师提出一种新判据——“剩余弹性性能指数”,并据此对岩爆倾向进行分类,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较好。随后,宫老师阐述了线性储能规律在张拉破坏、剪切破化中的适用性,给出了峰值弹性能密度的近似求取方法。
图六 宫凤强教授作报告
最后一场报告由东南大学庄妍教授主讲,报告主题为“交通荷载作用下岩土工程前沿科学问题探究”。
庄老师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在高速交通方面的战略目标,指出解决软土地基问题是高速交通地基建设的关键技术。紧接着分析了土拱效应的形成机理,细致讲解了四大经典土拱效应理论,给出基于不均匀拱厚和极限状态的土拱计算方法,论述在动力荷载作用下土拱效应的演变机理。
随后,庄老师给学员们讲解了加筋体的分析模型和设计理论并阐述了路堤-加筋垫层-地基相互作用理论;通过分析工程地质特征,列举了川藏铁路路基中遇到的岩土工程难题。最后,庄老师指出当前我国铁路路面地基的分析方法和设计理论大多以弹性理论和经验方法为基础,把列车荷载换算成静荷载来处理,但与实际工程情况相比有所偏差,基于此庄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高速交通路面-路基结构安定性研究。
图七 庄妍教授作报告
四、力学专题分会场纪实
力学专题分会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峰教授进行了题为“基于先进光源的实验力学内部表征方法”的报告。许老师介绍了“同步辐射”和“散裂中子源”两类先进光源,由于具有高亮度、高准直、强穿透等特有的优势,为实现材料内部力学演化的原位表征带来了可能。 许老师详细介绍了基于先进光源的力学信息获取和反演方法,以及基于先进光源已取得的相关研究工作,并展望了实验力学内部测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图八 许峰教授作报告
随后,重庆大学顾水涛教授带来了题为“复合材料界面效应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的讲座。顾老师首先阐述了对力学学科的认识和理解,并和同学们分享了学习力学的方法。报告聚焦复合材料界面,作为重要的微观结构,复合材料界面的力学特性复合材料宏观力学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顾老师重点讲解了界面特性理论建模方法,基于细观力学的均匀化方法,以及基于扩展有限元XFEM的界面效应数值模拟方法。
图九 顾水涛教授作报告
五、工程管理专题分会场纪实
工管专题分会场为学员们准备了两场讲座,主讲专家分别为:香港理工大学许智文(Eddie Hui)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周迎教授。
许智文教授报告的题目为“Housing Market Dynamics(房地产市场分析)”。许老师主要从全球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影响因素和房地产市场经济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介绍。首先以香港回归以来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变化引入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因素分析,重点强调了疫情因素和政策因素,分别以非典时期和今年新冠疫情时期的房价波动为例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对房地产市场特点进行介绍,详细介绍了房地产市场经济的关键知识如房地产泡沫产生原因。最后对香港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向进行预测。
图十 许智文教授作报告
随后,周迎教授带来题为“智能建筑:安全、节能与健康”的报告。周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智能建筑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研究方向,举例介绍了智能建筑构建的技术,并对不同技术结合建立的系统应用进行概述。之后以地铁车站为例,介绍了智能建筑的安全管理系统,包括设备管理子系统、商业管理子系统、应急管理子系统等。最后周老师分享了其课题组在公共建筑节能、医院建筑健康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十一 周迎教授作报告
报告结束后,线上学员反映热烈,积极参与互动,向两位教授提出了许多的专业问题,得到了教授们的耐心解答。
图/文:杜亚男 朱雨桐 吴智威 徐燕 肖阳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