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中国航天日”科学讲堂活动

发布者:张爱芹发布时间:2019-05-15浏览次数:972

2019425,“中国航天日”东南大学科学讲堂活动在九龙湖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土木工程学院承办,学院特邀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姚伟博士和特聘研究员刘宇飞博士作了题为“可持续太空探索面临的科学技术挑战”和“未来超大尺度空间系统的应用”的报告;报告会由我院蔡建国教授主持。

第一场报告中,姚伟研究员以太空探索对“揭示生命起源、保护地球安全、开拓探索疆域、开发太空资源、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意义为开题,介绍了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共同挑战这一时代背景,讲述了在航空航天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科研难题、新兴的科学技术手段等内容。针对广大青年学生对太空科技、外星生命的巨大兴趣,姚研究员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可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宜居性条件、人类实现地外生存和可持续太空探索面临的关键科学难题及技术挑战,介绍了在地外天体上原位获取人类生存和活动所需基本能源和物资的原位资源利用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第二场报告中,刘宇飞研究员首先从超大尺度空间系统对空间探索的意义出发,介绍了已有的超大尺度空间系统,包括空间太阳能电站和太阳帆、电帆等航天器,着重阐述了这些设备对能量传输、天气调节以及太阳系以外的深空探测等任务的重要意义。接着刘研究员贴合我院科研方向与航天技术的交叉领域,讲述了在结构体系的创新性研究对航天飞行器、外太空电力传输系统等诸多方面研发工作的重要意义。报告结合空间太阳能电站和太阳帆的发展历程、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已有的研究进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归纳超大尺度空间系统中的共性技术难题,提出未来的应用展望。

两位研究员的报告内容紧密联系了当前航天工程领域结构体系的最新发展成果,引起了我校师生的广泛好评。在提问环节,两位研究员耐心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针对土木结构与航天工程的交叉领域,双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活动临近结束,我院科技协会学生代表向姚伟首席研究员、刘宇飞特聘研究员赠送了讲座纪念品和证书,表达感谢之情。本次活动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马瑞君、徐奎元、耿天瑞 

 

【报告人简介】

姚伟研究员是钱学森实验室空间科学研究部部长兼行星宜居性及可持续探索团队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委专业组成员。曾任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重大专项论证专家组成员,参与实践九号等新技术实验卫星立项论证,曾获中国航天基金奖。授权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70余篇研究论文,在能源、化工、环境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解决太空探索制约性能源资源问题提供了新手段。

刘宇飞研究员是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超大尺度空间系统构建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太阳能发电与能量传输专业组成员。从事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总体论证和空间帆型航天器的应用论证等方面的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了民用航天、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等课题,参与深空探测民863重大课题、民用航天重大背景课题、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