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涛 ——从小山村走出来的院士

发布者:张星发布时间:2017-01-26浏览次数:19156

    吕志涛(1937.11.04-2017.01.11),男,浙江新昌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土木工程专家、教育家,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会主席

 1937114日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澄潭镇芝田村1956新昌中学考入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1961年本科毕业1965年结构工程研究生毕业后留校长期从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研究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出版著作8培养博士生63硕士生66国内访问学者13,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大型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工。

 先后被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江苏大学等10多所高校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曾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6)、“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0)、“全国模范教师”(2001)、“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00)、全国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4年)、全国先进工作者(也即非企业界的全国劳模,2015年)等荣誉称号。 

 他一生致力于我国结构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建设需要开展研究,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和计算、设计方法,是我国土木工程预应力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领军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贡献

一、完善了混凝土结构理论和计算方法

11963年,发现并开创性地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梁中两类斜裂缝的理论及计算方法(在世界上最早,美国在1963年之后提出),并且成果已为国内外所公认。

270年代初,在我国首先提出了预应力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偏心受拉构件的抗剪计算方法,并第一次列入了我国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它不仅使抗剪设计更加合理,并且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370年代中,他建立了国际领先的双向偏拉构件计算方法,并列入我国设计规范中。所提出的计算方法,既完善了理论,又可使受力主钢筋节约20%

470年代后期,他提出了环形截面受拉、受弯和偏心受力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曲线和折线预应力筋锚具损失的计算方法等,补充和发展了设计方法。

二、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为我国大力推广应用这种新结构、新技术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结构,并且节约材料和能源,在各类国家重大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他是我国预应力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吕志涛急国家发展之需,解工程建设之难,从不因善小而不为,也不曾临难而退缩。几十年来,他承担了数十项重要课题,系统研究了现代预应力结构设计和应用中的几大关键问题,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混凝土预应力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他改进了预应力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使用阶段的设计方法,特别是系统研究并解决了现代预应力结构设计和应用中的几大关键难题—抗震设计、裂缝控制、部分预应力和无粘结预应力以及超静定预应力结构计算等理论和应用问题,促进预应力混凝土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并在江苏省乃至全国获得了广泛的实际应用。抗震设计难题的解决,打破了预应力结构在地震区应用的限制;裂缝控制设计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使预应力筋用量节约15%左右。

他于1996年首先编制出一本地方性的现代预应力结构抗震设计规程。随后,作为两位主编者之一,新编了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为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另一方面,他出色完成国家和部、省级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发展现代预应力结构体系及计算理论,并努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建成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预应力工程,促进了推广应用。

三、开拓了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新领域,为国内多项重大工程提供设计和咨询,解决众多关键技术难题

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展到预应力钢结构、预应力砌体结构以及旧房的加固、改造和加层工程中,取得重大创新,还提出了旧房拆除的预应力法,拓宽了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动了预应力技术的进步,取得了较大效益。

咨询和设计过上百项预应力工程,并有多项树为典型,经济效益大。如:北京西站主站房45m跨、承重5000吨的主桁架,他创新地设计采用了预应力钢结构,不仅提高了结构性能,而且节约用钢量15%。八十年代开始,他重点研究并几乎每三、四年推出一、二种新的预应力结构体系。除了他主持设计研究的北京西站、珠海海关大楼、南京电视塔、南京状元楼、苏州工业园区国际大厦及上海色织四厂等重要工程的关键结构外,还亲自指导了南京奥体中心南京国展中心和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等重大工程主体结构设计、试验或验算;为苏通大桥南京长江二桥、润扬大桥、南京四桥、泰州大桥等特大型工程担任专家组专家或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为这些工程的顺利建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开展再创新研究

十年,吕志涛分别从日本、法国引进和推广应用加气轻质混凝土(ALC)板技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建筑(PPB)技术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他为首编制了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墙板设计应用技术规程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建筑设计应用技术规程(江苏省标准)

同时他在我国最早从日本引进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技术并开展了较系统的再创新研究,有力地推动FRP在我国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并卓有成效。

五、严师出高徒,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吕志涛十分重视人才培养,不仅在业务上对学生要求严、标准高,而且非常强调德行养成,希望自己的学生“业务要精、品德要高、又红又专”,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将科研和教书育人相结合,为祖国打造了一支梦幻般的国家预应力技术团队,培养了百余位既有过硬专业知识,又有爱国情怀,有担当精神的学生。

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他关心学校事业发展,热情扶持奖掖后辈,虽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可只要学校有需、政府有召、企业有求,他总是慨然应允,坦诚直言;对后辈友朋乃至业内素昧平生的人找上门来求助,他总是倾力相帮;他重视激励后学,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奖20万元悉数捐给了他的三所母校(澄潭中学、新昌中学、东南大学)设立奖助学金。他谦逊内敛、待人真诚,宽容宽厚,一生恪守“做事讲真实、做人讲真诚、待人讲真情”,律己甚严,却很少向组织提出个人要求。他勤奋刻苦、安贫乐道,居功而不自傲、奉献而少索取,真正做到了象他自己所说的“要无止境地追求学术,但不要无止境地追求财富”,堪称人之师表,一代楷模。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