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下午,我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忠范博士在逸夫建筑馆15楼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 “被动房核心技术理论”的讲座。我院和建筑学院的师生以及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金道普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工程师近80人聆听了陈忠范教授的报告。
陈忠范教授从被动房的概念入手,阐述了被动房的发展历史、技术特征和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工程应用案例与各地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激励性政策措施。讲座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陈教授指出,被动式房屋是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辐射和室内非供暖热源得热等各种被动式节能手段与建筑围护结构高效节能技术相结合建造而成的低能耗房屋建筑。这种建筑在显著提高室内环境舒适性的同时,可大幅度减少建筑使用能耗,最大限度地降低对主动式机械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是对低能耗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被动房主要通过以下六项措施来实现:1、良好的外围护结构;2、无热桥;3、良好的气密性;4、高效的新风系统;5、太阳能、地热等的充分利用;6、室内能源的利用。利用被动房技术建造房屋达到节能90%以上,而建筑成本只提高20%左右。目前,河北省已出台了继德国被动房标准之后世界上的第二本标准,对于推动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被动房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形势利好。陈教授在倡导“坚定节能环保发展,全面推行被动房节能建筑”!
在互动环节。与会者踊跃发言,积极提问;陈老师有问必答,热情诙谐,会场气氛活跃。大家纷纷表示学到了新知识,尤其是对被动房节能建筑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次讲座是陈忠范教授新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全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学习班后回校主动做的学习汇报。他幽默地说这次讲座是义务的、免费的,但宣传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推广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理念,共同推进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快速发展是真切的、实在的。
讲座由我院张星书记主持。张书记在介绍了陈忠范教授的在教学、科研方面的成就和获得的荣誉后,特别指出,陈老师开了个好头,树了个榜样——主动与师生和同行分享新知识、新收获,进行学术交流,活跃了学院的学术气氛,提升了学院的学究品位。
(丁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