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吴厚增

发布者:张星发布时间:2014-07-08浏览次数:1985

  ----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访学一年的体会

 吴厚增

吴厚增 

吴厚增 

“西部之光”是中组部面向西部省(区)选拔、由各省委组织部日常管理的干部研修学习计划。经第十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的选拔,我被选派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研修学习,师从李启明教授。

本次被选派研修学习,省委组织部召开了培训动员会,在我们报到后,省委组织部又及时了解我们的生活学习情况派出单位、接受单位领导、导师经常鼓励、关怀我们,体现了党对基层专业技术工作者的关怀。我在学习专业知识、学术研究的同时,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八项规定精神和相关政策,利用节假日参观了梅园纪念馆、南京市博物院、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展览等。在一学年的研修学习中,东南大学优良的学风、深厚的历史底蕴,导师的严谨博学、人文关怀、创新思维,研究所的“以所为家,共创辉煌”人文氛围,让我在专业技能、学术研究、思想境界等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收益颇多。

1、选修专业课进行学习。根据我本人的工作情况、知识结构,经导师推荐,选修了8门课程进行全面系统学习,主要有李启明教授讲授的《国际建筑市场与工程管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前沿》,成虎教授讲授的《工程管理前沿》、《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郭正兴教授讲授的《大型复杂工程施工》李仕澂教授的研究生选修课《周易文化基础》等,这些学科著名教授讲授的课程,让我收益很大,教授们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讲授、幽默的语言、大师的风采使我开拓了视野,并通过和老师们的交流,既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为师为人之道。

通过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再学习,温故而知新。带着问题去学习,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较好结合。工作后的学习与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不一样,带着问题学习,根据需要去学习。通过深入学习,解答了工作中不懂或不明白的问题,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实践与理论的对照,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进行学术研究,不断进行技术及管理的创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术研究氛围浓厚,成果卓著。我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学术论文、参与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2篇,研究课题《基于BIM技术对施工现场管理和建设的智能分析及运筹模式研究》申报了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同时,对新型建筑工业化做了较全面的了解。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东南大学土木学科正在组织联合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五家高校及其中建、万科等十五家行业领军企业建设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同时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化创新示范特区。根据派出单位和接受单位的实际情况,时机成熟搭建桥梁,推动双方交流合作。

通过对前沿技术、前沿管理的探索研究,不断适应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的需要,与时俱进。导师的严谨博学、思维创新,对我的学术研究启发很大。同时访学者来自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经过交流学习,促进了观念更新,与在校硕博生的交流,他们充满朝气多才博学、知识面广、刻苦钻研,促进了我在工作研究方面的思维方式转变。

3、参加学术讲座、学术活动,感受学术氛围和名家风采。进入东南大学校园,历史底蕴,师生的精神风貌所感染。止于至善”,完善自我,关爱他,追求至善,保持卓越。讲座是浓缩精华的“知识营养”,东南大学继承传统,经常有大师名师的讲座,也有各种重要活动,听一次酣畅淋漓的讲座,有醍醐灌顶之感,参加一次如沐春风的活动,给人以心灵升华。

我在研修学习期间参加学术活动主要学术论坛/会议5,各种活动7场,聆听讲座18次、博士论文答辩6场,同时旁听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BIM技术毕业论文答辩、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汇报会其中不乏大师演讲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高端论坛上,聆听了董石麟院士的报告《网架结构研究》,刘嘉麒院士的报告《绿色高新玄武岩纤维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马克俭院士的报告《空间网格盒式结构新体系在各类建筑工程中的研究、开发、应用》,杨永斌院士的报告《台湾在桥梁频率间接量测法的进展》等多位行内顶尖专家的报告在工程建设领域BIM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上,聆听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云贵的报告《BIM技术在施工领域应用的思考》,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报告《BIM应用的价值和实施方法》,广东东塔项目副总工程师的报告《BIM在东塔的研究及应用》等BIM技术研究、应用领域权威专家的报告聆听了东南大学李启明教授的讲座《工程管理领域学术研究前沿和学科发展》,东南大学汪晓茜教授的讲座《故园旧梦南京民国建筑赏析》,北京住总集团董事长张贵林博士的讲座《中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分析暨建筑施工企业转型升级研究》,汤胜天教授的讲座《中国山水画美学》,东南大学杨林军教授的讲座《大气中PM2.5形成原因、研究现状及对策》,东南大学郭正兴教授的讲座《东南大学预制装配混凝土结构研究历程与阶段性成果》,南京大学洪银兴教授的讲座《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北京大学董豫赣教授的讲座:《天堂与乐园:城市景观设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高崇俊教授的讲座《中国高铁走出去进入美国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京福高铁客专总公司安徽公司副总经理钱桂枫博士的讲座《中国高铁发展与建设管理实践》,东南大学学报主编毛善锋主编、沈德魁研究员的讲座《让主编和审稿人告诉您如何提高投稿技巧与命中率》,高名颖心理咨询师的讲座《谁能借我一双慧眼》,东南大学薛力教授的讲座《福建青水乡土建筑赏析》,原东南大学人武部部长董本植教授的讲座《中国第一夫妇传奇走进习近平与彭丽媛》,北京大学林添进教授的讲座《践行太极文化针对现代大学生的太极拳练习及践行方法分享》,东南大学哲学教授马雷的讲座《革新时代的学术道德与知识分子的使命》,江苏工行王立法高级讲师的讲座《领导者的语言表达艺术》,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教授的讲座《国学与人生》等不同内容、形式的讲座这些讲座对全面了解专业知识、开拓视野有很大帮助,同时,每次讲座开始前,都要齐唱校歌,气势宏伟的校歌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在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院90周年庆典上,经典的场景、90年学术的成就、新老校友群体,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我们学院的内涵和外延,也让我油然产生我是土木人的自豪。我也选择性的参加了中建招聘宣讲会和万科招聘宣讲会,学习他们的企业理念和用人管理方式,最大的感受是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同时了解国内国际建筑状况,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通过学术交流、聆听大师讲座、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再思考、再融汇。经过交流、启发,对所学知识系统思考,促进了观念更新丰富了社会阅历,心灵得到升华,深体会到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的根本是人才。同时,和知名专家交流,学会用新方法、新思维、新角度研究问题、思考问题。本次访学也是我工作中再学习、再思考的过程。  

一学年来,我在研修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了学院老师的亲切关怀,同学们的良好素养,一种“家”的氛围让人留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学年来,我在学习、工作方面的每一点进步,导师的培养和组织的关怀分不开的我将从严要求自己,不断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更好学习、工作业绩完善自我,关爱他,追求至善,保持卓越。

                (吴厚增,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甘肃省长城建设集团党群工作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