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斐然
晚间闲逛,于微风细雨中撑出一把小伞,我徘徊在金秋的东大。秋雨中江南,满城的淅淅沥沥。风雨最是愁煞人,一个月下来,憧憬了一夏的校园早已熟悉的没了风景。在体育场看台上赏过日出,在图书馆门前观罢日落,偌大的一片九龙湖,不过是绿树碧水,已是游过郁郁中山陵,粼粼玄武水,它还能怎样。
这样想着,七转八弯,从书声琅琅之地转入了一个无太多行人的所在。四周静寂了,便听到断断续续的敲打声,金属的撞击声,渐行渐近,便充斥了周际。正入了神,猛地被一块碎砖磕绊,抬眼打量,好大的一片工地。
即使只是上了几节理论课,我也识得不少工件、结构。从小便跟随父亲在工地上好奇摸索,我早已喜欢上浩大工程中的一砖一瓦。在冲击钻和电弧焊声中浸润过的童年,听到叮当的敲打声竟是如此兴奋,叮当叮当······
思绪随着脚步轻踱回了暑假,当得知被土木学院录取时的喜悦感还仍氤氲在心间。犹记得十二岁时初游南京在秦淮河上听到的一个故事:茅以升先生辞别故乡来到南京求学。一年的端午节,秦淮河龙舟大赛,观者挤塌文德桥,溺死多人。时在南京思益学堂读书的先生闻之,心中萌生建桥之愿,遂立下成为桥梁专家之志。如今想来,茅以升、桥梁、南京,三者合一,好一个东大土木!
东南有幸,中国有幸,1923年出过一项并不起眼的任命:国立东南大学设立土木工程系,茅以升教授任系主任。土木含情春意生,万丈楼宇起地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一颗希望的萌芽就此埋下。未来,已来!
此后九十年,历史的接力棒从未停歇。一代代的东大土木人秉承信念,严谨治学,兼容并蓄,开拓创新。三尺讲台,激情飞扬着的是良师风采;千里山河,耸立着的是东南情怀。老一辈们的努力换来了今日的辉煌。位列全国第三的我们早已蜚声中外。曾读过毛老挥泪炸桥时的愤慨之言: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战争年代里,壮士的心总是在滴血。先生若能看到今天的幢幢高楼,应是甚为欣慰吧。欢歌击筑,凭高酹酒,再歌一曲此兴悠哉。
继续向前走,简单的结构却令我想起了施工效果图:气派的楼宇,高大亮洁。何时我也可以建出如此的房屋?作为土木新生,自应了解身上的责任:我们是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120年前的学生公车上书,开端中国政治运动;90年前的学生用五四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70年前的学生建立了新中国,50年前的学生造出核弹,10年前的学生将国人送上太空。而我们呢,所有人都在为我们努力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责任便是将祖国的未来,土木的未来传递下去。
九十年风雨同舟,东大土木辉煌无限。衷心祝愿这颗常青藤愈加枝繁叶茂,我们更是自争顶芽,年年花开,芳华正好。
——庆东大土木90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