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时也命也,谁予我未来?”
答:“土木也。”
东南·土木篇
土木序
时维初夏,国立中央。九龙吟而清风醉,韶光凝而黛色浅。迷重樱之初见,兴土木于昼夜。寓美学于结构,感理论之力学。层峦堆筑,钢筋和土;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工程共梦想起步,水科携资源难鲋。管理把粗陋填补,工力赏雕梁画柱。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沃土欣木,识科技之耀目。望长城于足下,览天坛于云间。东南名萃,谁愿携卉扶桑;土木问鼎,尽是才子佳人。
这是我在2012年大一结束大二即将开始时写下的《土木序》,仿照王勃的《滕王阁序》,我从自己在2011年迈入大学的那一刻着笔,洋洋洒洒记叙到我终于辨认清楚湖区的方向、道路以及每幢教学楼的排列,在土木工程学院更快地成长,一句句描述,我始终想表达的都只是——
我对这个学校的热爱,对这个学院的热爱。
我是荣幸的,在大三这一年迎来了东大土木90周年华诞,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年岁。我虽没有见证过他的诞生,但我却能够在他90岁蓬勃发展的生日里,对他说一声:生日快乐!
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生动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情诠释了“中国梦”的缘起、发展和内涵。在此我借鉴这三句话来概括土木工程学院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以表达我内心对土木工程学院的认知与赞美。
雄关漫道真如铁——
东南大学土木学科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历史沿革线上,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给东南大学的发展创造了极好的机遇。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为了抓住机遇,土木工程系的学科专业不断地进行了调整。
1989年底,拥有五个专业的全校最大的土木工程系分设为土木工程系和交通运输工程系,土木工程系设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材料两个专业。
1992年,学校将土木工程系的建筑材料专业并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同时,将经济管理学院的建筑管理工程专业并入土木工程系。
1997年10月成立了土木工程学院,由建筑工程系、建设与房地产系、环境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和实验中心组成,设有建筑工程类、环境工程两个专业。随后建筑工程类的建筑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分开招生,1999年增设了工程力学专业,2002年设立了给水排水专业。
一个学院的学科建设总是在时代洪流的冲刷下不断精进的,当年“奋战三年,走出低谷”的口号激励着全体教职员工携手共进,“吹尽狂沙始到金”让我们看到如今欣欣向荣的学院建设成果,但我们怎能忘记往昔“千淘万漉虽辛苦”的仁人志士们。
人间正道是沧桑——
土木工程学院发展的今天,是所有学科下的学者们双手托起、接洽而至的骄人辉煌,每个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都能毫无愧怍的说:这是属于我们学科的年代!大兴土木的康庄年华,建设祖国的筑梦之旅,我们背负着先辈们传承的实至名归的荣光,一步步走在助跑的路上,正等待鱼跃龙门般的飞翔。
土木工程学院现由建筑工程系、建设与房地产系、工程力学系、桥隧与地下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实验中心组成。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中,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位列第三。
专业分科、师资力量、专业排名、人才培养,对于一个学院来说,也许不是评价优秀与否的全部,但是没有人会怀疑他对优秀的永不懈怠地追求。
我们为身为土木工程学院的一员而骄傲,一份潜心学术的精神,一种土木一家的归属,是土木工程学院赋予我们的财富。何为“人间正道”?身处土院,自当躬行土木之事业;身为土人,必会传承土木之精神。
长风破浪会有时——
在我刚进入学院学习不久,我聆听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的讲座,他豪情万丈地告诉我们:“土木就是未来!”诚然,从字体的组合上就不难发觉这神奇的意象,除去土木学科本身具有的严谨科学性,似乎冥冥之中又多了份瑰丽的浪漫质感。当我们在尘土漫天的环境下,检验土质、打建基坑、埋管引水,我们趴伏在图纸上一笔一划设计,我们在烈日下戴着施工现场的安全帽巡视、审核,我们确乎是过着“又土又木”的日子,但不“在其位,谋其政”的人又如何懂得工程师的浪漫与成就感。兴土建木,晨钟暮鼓,土木就是我们的未来。
一幢高楼,不是我们每天踏进的许多个不同属性的房间构成,它是一个整体,然后被一一合理分隔。我们土木工程学院有四个学科,但并不是说这四个学科构成了土院,而是土院孕育了他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土木工程学院,若是你梦寐以求可以在未来参与一项浩大工程的建设,不妨选择土木工程;若是你偏爱运筹帷幄,工程管理是个绝佳的学科;若是你与水结缘,心心念念着微生物、水资源,给水排水的大门为你敞开;若是你精于力学,还等待什么,工程力学就在那里,不离不弃。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课上,郭正兴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张照片,那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个本科毕业生在西藏一个山坡上举着鲜红的旗帜拍下的,三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带着属于土木人的自信与昂扬,手中的旗帜上写着“东南土木,永攀高峰”八个大字,炽热有力,宛若灼灼日光照耀于我们的心间。
甫一入校,便看到挂着“We are 土木,We are family!”横幅的我们
每个班级以零头计数的女生站在篮球场、足球场为土院健儿呐喊欢呼的我们
迎新生晚会上因灯光因梦想因着动人的演绎而熠熠生辉的我们
结构竞赛中自己淋着雨而为自己熬了数个日夜做成的模型打着伞的我们
制图教室里或躬身或站或坐为着精细尺寸而细细琢磨的我们
……
因为共同经历着所以共同热爱着
土木·丁班篇
丁班·百字令
逢
九龙
夏意浓
迢递相拥
不识东南风
丁班开辟鸿蒙
土木孕育此初衷
五男一女比例虽囧
把酒言欢情谊渐葱茏
勤勉共烛泣挺立似青松
行板如歌歌里诉峥嵘
菜根咬罢鲁班吟诵
日月往复同筑梦
我辈展翅若鹏
青春不言终
剑指苍穹
意从容
心胸
恭
这是我为我所在的班级——丁大钧班所写的百字令,11级丁大钧班,是在土木工程学院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下赋予我最多归属感的小集体。或许百字尚不足以表达尽我在这个班级两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我想我们这个小集体的成员们不会苛责我的,趟过这两个年头的时光河流,被冲刷尽所有的怯懦、畏惧,我们不能说已然洗尽铅华,但总该没有辜负“恰同学少年”的绮丽年华。面对全班同学,我曾站在讲台上说到哽咽,我想我尚不足以用自己浅薄的言辞来表达对班级的一腔热忱,胸腔里反复振荡的大抵应该是这么一句——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并不是说我标榜自己有多么的热爱,多么的与世俗不同,我强调的只不过是,不管我是否仍弯在您的膝头享受您的培育、您的庇护,不管您是年纪轻轻、资历尚浅,还是垂垂暮已、年华老去,我依然深爱您。爱您伴我最稚嫩的臂膀,爱您点滴浇灌促我成长,爱您的傲骨不折,爱您的谦逊礼让。而我在此谨代表我们11级丁班的全体成员向您致意。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乘着我们的鬓尚未星星也,为这土木盛世,为这壮丽河山,筑就一个属于自己的土木梦吧!
文/05211130 11级丁大钧班金玲
致东大土木90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