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涛院士为全校受资助学生作“谁的青春不奋斗?”主题演讲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07浏览次数:1245

 

我校承办“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

——2013年教育部‘助学·筑梦·铸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刘波致辞

 上图 刘波副书记兼副校长致辞

吕院士演讲 

   

 11月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院吕志涛教授应邀出席东南大学“中国梦·谁的青春不奋斗——2013年教育部‘助学·筑梦·铸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并为我校400余名受资助学生作 “谁的青春不奋斗·筑梦当趁青春时”的主题演讲。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刘波出席了活动并致词,学生处副处长兼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江雪华、中国青年报记者黄欢,我院党委书记张星、副院长周勇,以及各院系辅导员出席。

刘波副书记在致辞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能做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公平的教育,正是让每个公民都能实现梦想、获得机会的最佳途径。学校的助学政策就是为教育公平,让“知识改变命运”真正融汇到每个学生的“中国梦”里。我校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教育基金会奖助学金、绿色通道、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多种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始终坚持“决不让一个勤奋而有才华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郑重承诺。学生资助体系不仅仅是对贫困学生的经济援助,还有思想辅导和感恩教育,希望每个受到资助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笑对人生,最终成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吕志涛院士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一颗谦虚感恩的心深深感动着现场的每一位同学。首先,吕志涛教授用“是个好人、是个有点老弱病残的人、是个共产党员、是个院士”来介绍自己。之后,用平实、质朴而又充满睿智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小经历各种贫困与机遇,靠助学金完成学业,并通过拼搏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穷山村的娃子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艰苦历程。他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他当过工、农、商、学、兵及记者的丰富多彩的且难以复制的个人经历,并告诉同学们说,难以复制的经历是机遇,而成才则要靠自己的勤奋和智力,同学们能考入东南大学,智力是没有问题的,大家只要勤奋刻苦地学习,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就定能成才。吕院士深情地说,我要感谢贫困却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故乡,感谢没有多少文化甚至完全不识字却正直为人的父母及乡亲们,感谢从小到大那些认真教学而且特别爱惜人才的老师们。最后,吕院士送给同学们四句人生格言:知识改变命运,成才必须勤奋,成功尚需机遇,品格重于成就。

在提问互动环节,气氛尤为热烈。吕老师虽然上午还因咳嗽挂水,但是他不仅演讲时满腔热情,而且回答同学们问题时也非常认真。他还向每个提问的同学赠送《吕志涛——从小山村走出来的院士》一书,以鼓励同学们要不惧贫穷,不与同学比生活,而与同学比学习、比做好人,以此赢得尊重;要不畏艰难,志存高远,健康成长、笑对人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要常怀感恩之心,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吕院士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悟深深感染着在坐的每一位学子,给同学们增添了勇气和信心。

据悉,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中国银行和中国青年报联合发起开展以“助学·筑梦·铸人”为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征文和校园宣讲等形式,宣传国家的助学政策,弘扬不屈的奋斗精神,本次活动就是这个系列活动之一。

 

(张丹丹、戴昕晨、孔祥羽/文,孔祥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