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土木学院领导、老师:
今年是东大土木学科创建90周年,新年伊始,又欣闻在新一轮的全国土木学科评估中,东大土木学科跃居第三、和清华并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优异成绩,是几代东大土木人辛勤劳作、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为东大土木事业奋斗了一生的东大老土木人的家属,我们也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最近,我们对徐百川教授遗留下来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发现了不少宝贵资料,相信对东大土木学院院史是一个非常好的修订和补充,也能借此机会向后人展示老一辈东大人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奋斗历程,及所做的大量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因此,作为家属,我们非常愿意将这些资料移交给土木学院和东大档案馆,让这些资料成为一个永久的历史见证和纪念,也算我们为90年院庆尽一点绵薄之力。
首先,是对土木学院一段有关院史和人物介绍的修正。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原中央大学被军管会接管,并于8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正式更名为南京大学。徐百川教授被聘为土木工程系主任,成为南京大学正式成立以来的首任系主任,直到1952年院系调整,所以也是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唯一的一任系主任。
1952年全国范围内的院系调整,学校组建了南京工学院建院筹备委员会,徐百川教授作为筹委会委员之一、为南京工学院的筹建做了大量的工作,10月份南京工学院正式成立后,徐百川教授被聘为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首任系主任,直到1953年7月因病辞职。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学校各学科建设的恢复和重建工作非常艰巨,从学科的恢复和重建,到课程的设置、专业的调整,都需要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因而,这三年的工作,不仅为解放后东大土木学科的起步和创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也为以后土木系学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也正是因为这三年大量繁重而艰巨的行政工作和教学重担,使得他四十多岁的年纪就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不得不请辞系主任职务,并于53年8月卸任,由金宝桢教授接任系主任一职。
这一情况,与现在土木学院的相关院史和部分人物介绍有一些出入的地方,希望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予以修正和补充完善。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徐百川教授解放后为土木学科所做的大量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的一个还原和肯定。
另外,我们还收集和整理了许多资料,其中绝大多数是工作日记和手稿等等,集中反映了徐百川教授在担任土木系系主任期间,尤其是从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几年间,为土木系的行政管理、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材编写、科研规划、人才培养和试验室创建等各方面所做的大量广泛、深入、细致的工作。众所周知,这十几年间,国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作为老一代的知识分子,既要跟随形势参加各种各样的政治学习和会议,又要忙于系里大量繁杂的行政事务,还要著书、教课、立规划、搞科研,其工作量和压力的巨大是可想而知的。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政治形势如何变化,也无论自己身居何位、健康状况是否允许,徐百川教授都能始终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以土木系的发展为己任,一心一意地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扑在工作上,为土木系的发展殚尽竭虑、呕心沥血,使我校的土木专业在这十几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果说文革前的十五年,是东大土木专业的第一次起步和腾飞的话,那么,徐百川教授则可以说是这一次腾飞的领航人。
此外,关于东大早期科研方面的成绩,系史中虽有提及,但比较简单,我们所提供的材料正好能够丰富这一部分内容,来佐证东大土木系的科研工作是开展很早而且卓有成效的,而徐百川教授则是土木系科研工作的重要奠基者和推动者。
作为家属,我们不仅深深为此感到自豪,更愿意将这段历史分享给大家,从这些资料的字里行间去追寻土木系发展的点点滴滴。也希望我们所提供的资料,对土木学院的发展史和人物志能起到很好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所有的历史资料都弥足珍贵。但作为家属,我们更愿意将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捐献给东南大学土木学院和档案馆,作为永久的收藏。在和大家分享这段历史的同时,也希望这段历史能够激励后人,真正的胸怀天下、以事业为己任,为东大土木事业一次又一次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徐百川先生家属代表:
(子)徐 实
(长孙) 徐晓春
二零一三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