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会议二号通知

发布者:王海峰发布时间:2013-05-06浏览次数:1872

 

 

第三届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会议通知(第二号)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学部等单位于20095月、20115月在南京举办了两届“全国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论坛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响应。各方拟于20135月在南京继续联合举办第三届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本次论坛拟延续前两届的标准和风格,定位为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领域的高水平学术论坛,由杨秀敏院士和吕志涛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席,由缪昌文院士担任组委会主席。本届论坛已邀请到6位院士做特邀报告,有超过10位院士初步确定参加论坛。另外还邀请了29位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领域的杰出中青年学者做特邀报告。

欢迎从事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论坛。现就有关会议事项具体通知如下:

  时间、地点

²  会议时间:2013517日(周五)~18日(周六)

²  报到时间:2013516日(周四)全天

²      点:南京市中山东路307钟山宾馆

  主办单位

²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²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学部

²  东南大学

²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

  承办单位

²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²  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²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²  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²  高性能土木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²  玄武岩纤维生产及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²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主要范围和领域

²  建筑(房屋与构筑物)工程安全与防灾

²  桥梁工程安全与防灾

²  水利工程安全与防灾

²  地下(岩土与隧道)工程安全与防灾

²  土木工程高性能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与耐久性

²  土木工程各类灾害的形成机理与防护对策

²  土木工程灾害评估

 

  学术委员会

    杨秀敏    吕志涛     

 (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克俭

王亚勇

王明洋

王梦恕

王景全

 

牛荻涛

叶可明

叶继红

冯夏庭

江欢成

刘汉龙

刘伟庆

 

孙利民

朱合华

朱宏平

吕西林

任伟新

 

何华武

何益斌

 

吴中如

吴 智深

陈云敏

陈伟球

陈政清

陈厚群

陈肇元

沈士钊

沈祖炎

余志武

 

 

 

李引擎

李华军

李宏男

李忠献

李国强

李宗津

李爱群

杜修力

杜彦良

肖绪文

林元培

岳清瑞

周丰峻

周宪德

周绪红

周福霖

张永兴

张喜刚

张建云

范立础

杨永斌

杨庆山

金伟良

欧进萍

郑文忠

郑皆连

郑健龙

施仲衡

项海帆

赵晓林

钟登华

 

钱七虎

 

郭正兴

徐世烺

徐幼麟

徐有邻

 

 

聂建国

容柏生

秦顺全

顾冲时

顾祥林

 

龚晓南

梁文灏

梁坚凝

董石麟

谢礼立

葛耀君

韩林海

缪昌文

蔡袁强

 

 

 

 

 

 

 

 

  组织委员会

   缪昌文 

           高战军  茹继平  唐海英  刘伟庆  刘加平  崔建友      李应斌  

张志强  王玉玲  王景全(东大)     陆伟东                

  张志强

交流形式:

5.17-5.18:特邀报告(特邀院士报告每人25分钟,特邀专家报告每人20分钟);

  特邀报告题目

特邀院士报告:(特邀院士报告每人25分钟)

杨秀敏院士  数值模拟效果与介质物态描述之间的关系

欧进萍院士  汶川地震的工程破坏与对策

孙伟院士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结构混凝土服役寿命预测新进展

马克俭院士  新型建筑空间网格盒式结构与循环经济三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理论与实践

杨永斌院士  隧道结构受地震力的分析

龚晓南院士  对岩土工程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特邀专家报告(按姓氏笔画顺序,每人20分钟);

王明洋(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钢筋砼结构抗冲击局部效应问题

  秦(解放军理工大学)强动载作用下材料与结构的响应

叶继红(东南大学)球壳结构强震下倒塌机理分析与倒塌模式控制

冯夏庭(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大型洞室群和深埋隧道动态设计方法

刘伟庆(南京工业大学)  新型复合材料结构研究及应用

朱合华(同济大学)  建养一体数字化技术及其在基础设施安全维护中的应用

任伟新(合肥工业大学)小波有限元方法与应用

  川(西南交通大学)大型水下盾构隧道结构问题研究

吴 智深(东南大学)高性能分布传感技术及结构性能全面监测体系研究

陈云敏(浙江大学)  岩土体灾变的超重力离心模拟

陈政清(湖南大学)  电涡流减振技术研究进展

  岩(湖南大学)  GluBam胶合竹结构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惠(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跨度桥梁风效应的原型监测与验证

李宏男(大连理工大学)  重大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及其工程应用

李忠献(天津大学)  待定

李国强(同济大学)钢结构抗火研究新进展

李宗津(香港科技大学)滑移层——低层建筑隔离抗震的有效方法

李爱群(东南大学)  结构减震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杜修力(北京工业大学)高坝抗震研究的几个问题

杜彦良(石家庄铁道大学)高寒冻土区高速铁路路基长期监测及稳定性分析

岳清瑞(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土木工程用FRP材料及性能研究

张喜刚(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公路长大桥梁安全控制与防灾减灾设计技术

金伟良(浙江大学)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新进展

郑健龙(长沙理工大学)  沥青混合料的三轴试验方法及破坏准则研究

徐世烺(浙江大学)混凝土断裂力学理论进展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安全评价方法

徐幼麟(香港理工大学)大跨度悬索桥结构性态的多尺度监测

聂建国(清华大学)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部分进展

顾冲时(河海大学)  重大水工程服役风险评定与馈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葛耀君(同济大学)  结构抗风研究基本方法重要进展与挑战

  费用

²  正式代表注册费900 /人,学生代表注册费为600 元;

²  会议食宿统一安排,住宿费自理。南京钟山宾馆 :标准间/大床间:360元(含早餐)。

²  注册费和住宿费报到当天现场交付。

  南京钟山宾馆位置

²  南京钟山宾馆位置: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07(中山东路与黄埔路交叉口北行150) 详见下图

²  宾馆电话:025-84818888

乘出租车至钟山宾馆:

南京站约20元,南京南站约35元,南京机场约150元。

乘公交至钟山宾馆:

1,南京站:190路(南京南站—黄浦路)或17路(南京站—明故宫)

      2,南京南站:190路(南京南站—黄浦路)

       3,禄口机场:机场大巴1号线(城东线)到南京站转190(南京南站—黄浦路)或17路(南京站—明故宫);机场大巴2号线(城西线)到南京南站转190路(南京南站—黄浦路)

 

 

十一  联系方式

²  联系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²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9

²  电话(传真):010-58934710 58933953

²  人:李丹,李应斌,包雪松

²  电子邮箱:ccesdaa@163.com

 

 

联系单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²  联系地址:南京市四牌楼2 号(邮编:210096

²  电话(传真):025-83793223

²  人:张志强,钱谊,王玉玲

²  电子邮箱:ccespaf@163.com

 

 

 

 

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组委会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3 5 4

附件:第三届土木工程安全与防灾学术论坛会议回执.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