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生前多次对儿女们提到:“为了我的工作,你们妈妈奉献了很多!”是的,夫人
范勤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丁先生在世的时候,她全力支持先生在东大的工作。如今,先生驾鹤西去已三年,范勤老人依然关注东大的发展,关心学子们的学习和生活。
今年4月28日,是
这份礼物发端于爱,凝聚着爱,传承着爱……
用最好的生日礼物寄托怀念之情
丁大钧先生桃李满天下,弟子们对恩师满怀感激之情,希望报答先生的栽培之恩。弟子们深知,丁大钧先生对物质没有追求,最大的心愿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于是他们决定以丁大钧先生的名义设立基金,用以帮助年轻的学子们。2007年,丁大钧教育基金会应运而生了。
2012年秋天,85岁高龄的范勤老人应邀出席我校教育基金会主办的奖学金颁奖典礼,并亲自为获得丁大钧教育基金会奖学金的学生代表颁奖。看到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获奖感言,范老被深深地感动了,决定再为可爱的东大学子们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回家以后,范勤老人把
丁老生前一向提倡节俭,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寿辰举办过庆祝活动。在先生病重期间,儿女们为了鼓励他战胜疾病,相约在
如今,范勤老人决定把丁老留给自己的养老金捐10万元给学校。子女们都非常支持母亲的举动,他们说:“还是母亲最了解父亲,在父亲90诞辰之际,母亲给学校的丁大钧教育基金捐一笔钱,这是送给父亲最好的生日礼物。”
夫妻举案齐眉,家风与人为善
婚后,范勤中断了学业,丁先生则继续求学,两人琴瑟和谐,被范勤的恩师、著名书画家黄澍先生比喻为“举案齐眉”的梁鸿和孟光。当然,范勤是漂亮版的孟光,老照片里的范勤明媚皓齿,青春逼人。他们夫妻恩爱携手走过了66年的风雨岁月。年轻的时候,先生用自己所得的第一笔稿费,给夫人买了一个0.8克拉的钻戒;丁先生成名后携夫人出去参加活动,丁先生总是把留给他的主宾席要让给夫人。2010年除夕,丁大钧先生强撑重病之躯和老伴、儿女媳婿、孙子女们一起,在水游城小南国酒店聚餐,庆祝66年翡翠婚,还和每个小家庭合影,留下一张张温馨感人的画面。
丁先生出生于一个富庶而忠厚善良的家庭。他的祖父一度担任过南陵县的县长,这个县长曾经卖了自己家里的部分田地,用以补充府衙办公经费的不足,被广为传颂,深受老百姓爱戴。
婆母经常对范勤说:“我们要积德,要与人为善”。至今,范勤还记得初嫁那年立秋的时候,婆母把村里的农户都请到家里来吃饭。外村的乞丐听说了,也跑过来蹭吃。由于来的人太多,家里煮的饭不够,为了不让来者空跑,婆母就把家里的炒米拿出来,给每个人抓几把炒米、舀几勺鸭汤。
丁家的善行换来了乡亲们的尊敬,范勤坐月子期间,乡亲们把土特产送到她家,给她补充营养。文化大革命期间绝大多数地主成分的人家都受到了批斗凌辱,但是丁家人却安然无恙。
在丁大钧夫妇阔别老家几十年后,2009年夏季,经小女儿丁小兵提议和筹划,几姐妹回乡寻根。当乡亲们听说丁家的后人回来了,都非常热情地招待他们。直到如今,还有人主动帮他们照看丁家祖坟。
平凡生活中的坚强而又睿智的女性
在儿女们的眼里,为了父亲的事业,母亲奉献了很多。子女经常跟父亲打趣道:“我们成长全都得益于母亲,她是一个平凡却坚强而又睿智的女性。”因结婚生子范勤中断了学业,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去。1945年到1956年间,夫妇共生育了四女二男6个孩子,范勤里里外外承担起全家生活担子,把家庭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三女儿丁小禾说,童年时期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寒冬时节蹲在煤炉边为父亲熬中药的身影。丁先生从年轻时代就患了严重的哮喘病,换季时特别容易发作,夜里躺在床上,经常喘不过气来无法入眠,只好整宿坐在床上看书,范勤就在旁边陪着先生。
有段时间,社会上传言注射鸡血能增强体质。范勤在家精心饲养了三只鸡,给丁先生注射鸡血。因为每天都要注射,为了免上医院节约时间,也为节约注谢费医院,范勤就学习了注射技术,自己在家给先生注射。她打针很讲究,每天给针头针管煮沸消毒,放针的盒子打开盖后必须朝上,如果不小心弄反了,就必须重新消毒。
文革期间,
有一年,
家里床单中间磨破了,范勤就一撕两半,调个位置重新缝好继续使用;或者找来各种各样的碎布料,把它们缝纫拼接成五颜六色的新床单。
干过很多行,行行是状元
1958年,在火热的“大跃进”运动中,范勤也跃跃欲试,离开灶台走出家门,投身社会参加了工作。那时候,南京工学院在泰山坊、板桥新村有家属区,那一带的小孩子上幼儿园比较远;还有一些尚未达到入园年龄的孩子也无处安放。为了让这些孩子的家长心无挂碍地走上讲台,在学校工会组织下,范勤召集了洪惠珠、朱义霞等几个教职工家属,在碑亭巷创办了幼儿园(托儿所),接收了20多个孩子。
筹建初期,一切都从零开始。幼儿园没有设备,范勤就带着大家东奔西走,选购简易的设备;没有被子,她们就从自己家里拿,然后用板车拉去;年幼的小孩拉屎撒尿全要照应,还要教他们识字、数数。范勤在幼儿园工作了几年,鉴于她的表现,学校把她调到了工会工作,她打心底里喜欢这份工作。但是苦于家中小孩没人照顾,为了让
直到孩子们大了,有空余时间,范勤又出去工作。她不计报酬做了许多义务劳动,如帮居委会收房租、水电费,发放各种票证,还经常给居民群众读报纸。接着,街道领导给她安排了份计件工作,用这份收入贴补家用。她在居委会糊药盒、叠书页,速度快、质量佳,总被评满分24分,是同伴中最高的。70年代末,范勤被梅园街道安排当会计,负责所属居委会的往来帐目。从来没有此类工作经验的她,很快熟悉情况,把前任留下来的13册账本整理得清清楚楚,受到领导的高度称赞。
后来,范勤进南京振华音响设备厂做会计工作,她每天为同事办理财务报销,及时给临时工发放工资,同事们都很喜欢她,亲热地称呼她为范会计。丁小禾曾经撰文《母亲今年六十岁》,于88年10月在《扬子晚报》刊登,记录了这段经历,感恩母亲的付出。提起振华厂,范勤老人很激动,她说:“我们单位真不错,现在每个月给我2300元的退休金。过年的时候,还请去吃饭聚餐。”说完,老人自豪地拿出振华厂去年年终聚餐时赠送的该厂生产的播音器给笔者看。
孝顺体贴的儿女是最大的财富
从2007年到2010年,
为了方便学术交流,学校很早就给
看到父亲整天忙于工作,孩子们总想给老人找点乐子,放松一下。有一天,他们给范勤老人戴上假发和墨镜,让她站在门外假装宾客敲门。先生过来开门,竟然完全没有认出老伴。范勤说:“你好!”,先生连声回应请进让坐,直到孩子们都笑弯了腰,先生才意识到老伴和孩子们“捉弄”了他。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