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的支教生活——访吴晓纯

发布者:张星发布时间:2012-11-04浏览次数:1241

 

 

【编者按】《“痛并快乐着”的支教生活》一文刊载在201265江西省共青城市的《共青城》日报上。报道中的主人翁是我校第1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院052071班毕业生、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2级硕士研究生吴晓纯同学。她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90后大学生富有爱心、乐于奉献、勇于担当、追求高尚的精神。

现将此文转载于此,以飨读者。

 

 

“痛并快乐着”的支教生活  

 

/   记者   熊敏

“初次来到共青城,我失望极了。我是抱着一颗吃苦的心来到共青城的,但是,第一次见到这座美丽的城市,我心里就想,这里需要我吗?这么发达而美丽的地方,是我心中所想象的支教地方吗?”这是吴晓纯见到记者时说的。

1990年出生的吴晓纯现在是东南大学第13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名成员,支教于西湖小学。跟大多数90后女孩一样,吴晓纯看起来很可爱,戴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谈起为什么会支教,吴晓纯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她告诉记者:“这个问题在我参加支教之前就已经被问过许多次了。的确,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不错,而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爸爸妈妈都很宠爱我,特别是我的爸爸,因此他对我来支教特别反对。之所以选择支教,我觉得是一种信念吧!从未出过远门的我,想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也想付出点爱心。但共青城这边的经济水平让我很惊讶,本以为是一个很落后、贫穷的地方,不过这边的教育水平相对而言远不如经济发展水平。”

吴晓纯在西湖小学任教四年级(7)班的英语和整个三年级的自然科学课,还兼任一个班的美术老师。由于学校扩招,四年级就增多了一个班:四年级(7)班。这个班的学生都是从四年级其他各班中抽调过来的,管理起来就比较麻烦。刚来就接手这样一个班级,让吴晓纯很彷徨:“刚开始的时候,这个班级的英语成绩是年级倒数的,60多名学生,一半的不及格。这让我压力很大,很想赶紧把他们的英语成绩拉上来。为此,我请教了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他们都很热心地教我,这让我很感激。为了让同学们更喜欢我、更喜欢上英语课,我用了一天左右时间,把所有学生的名字、长相都记得一清二楚。第二节课,我就可以任意叫出学生们的名字,我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是种尊重,特别是相对成绩后进的同学。”吴晓纯骄傲地说。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吴晓纯每天都会认真地备课。针对学生们英语底子薄的特点,她从三年级的课程开始复习,从最简单的ABCD学起,从每个孩子入手。每天她都会精心地制作教学道具,如卡通头饰等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爱上学习英语。“现在,四年级(7)班的英语成绩可以算是名列前茅了,上个学期考试就是全年级第二。”吴晓纯笑着说。

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会触动吴晓纯的心。“在我对我班学生的了解中,我得知共青城有很多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学期在我们班上的一个男孩。我第一堂课就选中他当英语课代表,他很聪明,属于一学就会的那种孩子。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性格也越来越乖张。我一气之下,把他的课代表撤掉了。这个学期开始,他突然转走了。我这才得知,他是名留守儿童,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为了弥补自己对儿子的愧疚,对他非常溺爱。而男孩从未见过自己的母亲,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去了哪里。得知这个情况后,我后悔不已,我为什么不早点了解情况,给他多点关怀呢?”吴晓纯自责地说。

这以后,吴晓纯认真地翻阅了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记录,定时给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们家庭生活的情况。“给家长打电话的时候,最常听到的就是‘老师,我们也没有办法’。每次听到这些话,真的挺难过的。其实现在共青城的孩子大多数家庭条件都挺好的,他们不缺钱,缺的是关爱。”吴晓纯向记者说道。“有一个家长,我印象很深,他是第一个跟我说对不起的家长。那天我打电话给他,他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我是一个文盲,我不懂教育孩子,希望你多照顾下。’虽然他这样说自己,但是他却在外地经营着两家公司。这些家长投入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太少了。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我们支教团的同学们每天下午放学后在集善之家(注:集善之家是共青城一所慈善机构,收容的大多数是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儿童和孤儿)。为里面的孩子辅导学业,与他们聊天、谈心,教他们唱歌、做手工等,像亲人般陪伴他们度过课余时光。不久前我母校东南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专程来看望我们时,问我们需要带些什么,我说我什么都不要。如果真要带,就带些少儿英语读本,因为当地此类书籍很少。我把这些书都赠给了我可爱的学生们,并在班级里设立了图书角,大家就可以资源共享了。”吴晓纯骄傲地说。

支教生活是拮据的,但是吴晓纯还是会用每月少量的补贴中的一部分来奖励孩子们:棒棒糖、小拼图等都是奖励学生进步的常用品。“记得当初班上的英语成绩虽然提高了,但是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满分。我当时就承诺:谁要是考了第一个满分,我就带他(们)去南昌玩。终于有四个女孩同时考了满分,我没有食言,征得家长同意后,我带他们去了南昌市人民公园游玩,还带他们吃了肯德基。”吴晓纯笑着说。现如今,一年的支教生活马上就要过去了,想着快要离开这些孩子,吴晓纯有点不舍了:“这段经历,是用什么都换不回来的,即使我回到了母校继续学习,这里给我带来的经历,是我一辈子都受用的。”

“痛并快乐着”是吴晓纯形容的支教生活,短短一年,也许只是她生命中的一段很短的路途,但是这段难忘的经历,会鼓励着她,一路向前。

 

 报头

 吴晓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