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的大门,显得并不起眼,大门两侧分别挺立着两尊希腊雕塑,守护着哥大的教育理想: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育人理念。
进入大门,一路走过学校的林荫大道,两旁的建筑稳凝蕴涵,简捷清雅,身处其中,仿佛两百五十多年的时光悠悠流转。走不多远,左右两旁映入眼帘的就是遥相呼应的两座图书馆,左手边就是著名的“Low Memorial Library”,一座圆顶建筑,该馆曾被选为全美最漂亮的建筑,目前已经改作哥大的行政中心,校长办公室,校董事会办公室,教务处等重要的部门都在这栋建筑里,因此其主要的功能已经不再是藏书。
在“Low Memorial Library”前的阶梯上零零散散坐着一些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和同学高谈阔论。最吸引人的是在建筑正前方的女神雕像“ALMA MATER”,美国雕塑家Daniel Chester French 1903年作品,她双腿之上放着圣经,双手高举,倡导着“上帝是指引明灯”的箴言。“ALMA MATER”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养育生命的母亲”,在罗马时代是女性神祗的代表,而到了现代则代表了大学和学院,带有“母校”的意思。
继续漫步哥大校园,整个校园的建筑风格多样,既能看到罗马式和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也有文艺复兴时代建筑的影子。再往东不远就来到了哥大位于“Amsterdam Avenue”上的东大门。
回到校门内稍稍向北借道“Avery Architectural Library”的露顶平台,在平台的北端可以看到校内的圣保罗教堂“St. Paul’s Chapel”,下了台阶往右就是哥大的建筑学院,继续往前就来到了哥大的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登上工程学院西侧的景观平台,在“W. 120th St.”的对面便是哥大著名的教育学院。
下了工学院的景观平台往西,我们来到了“Uris Hall”,这里是哥大的物理系所在地,我国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
接着我们来到了哥大商学院,门前有一个卧倒的抽象派雕塑,据说俯视图是一个美元的货币符号“$”,这样从四周平视也难怪看不出名堂了。
由“Uris Hall”向南,我们来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大学新时期的象征“The Scholar’s Lion”前,逐个拍照留念。哥伦比亚雄狮是哥大校友和作者Greg Wyatt在
接下来我们看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在“College Walk”南侧哥大新闻学院的山墙上竟然悬挂着毛主席像。
漫步哥大校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校园内各式各样的古典建筑和雕像了,它们像历史记录仪,在无声的记录并倾诉着哥大的历史和精神。除了上面提到的,我们看到的还有:
“Bellerophon Taming Pegasus”, by Jacques Lipchitz, 1966-77
“Three-Way Piece: Points”, by Henry Moore, 1967
“Tightrope Walker”, by Kees Verkade, 1973-79
“Le Marteleur”, by Constantin Meunier, 1886
“The Thinker”, by Auguste Rodin, 1902
漫步在哥大校园理,随处可见和我们一样的参观者,还有正在学习、讨论、和嬉戏的学生,觅食的鸽子,跳来跳去的小松鼠,哥大的师生是幸运的,他们身居闹市,具有接触最现代的科技和最繁荣的经济的便利,是典型的城市大学,和美国众多的位于偏僻的大学城的高校校园相比,哥大的校园并不宁静,却能够在建校两百五十多年来英才辈出,也许这是对我们此行的最大启示。
1.学校简介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是世界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岛北部的晨边高地(Morningside Heights)上,东临晨边公园(Morningside Park)和著名的The Cathedral Church of Saint John the Divine教堂,西面跨过百老汇街(Broadway)和河边公路(Riverside Drive)就是风景秀丽的哈德逊(Hudson)河谷。哥伦比亚大学于1754年根据英国国王乔治二世颁布的《国王宪章》而成立,初期命名为国王学院,是美国第五最古老的大学。同属皇家宪章的还有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和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为纪念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而更名为哥伦比亚学院,1912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属于私立的常春藤盟校,由三个本科生院和十三个研究生院构成。学校现有教授三千多人,学生两万余人,校友25万人遍布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布以来,有80位曾经在哥大学习或工作过的学者获此殊荣,居全世界大学之首。在哥大的教员中,有8位是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89位是美国艺术科学院的现任院士,42位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现任院士。欧元之父蒙代尔在这里留下过光辉的足迹,基因学的奠基人摩尔根在这里掀起了生物界最彻底的的革命!美国新闻界至高无上的普利策奖在这里诞生。这里还拥有美国第一所授予博士学位的医学院,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联合国前秘书长加林曾在这里求学,胡适、徐志摩、李政道等著名华裔学者曾在这里留下了青春的脚步。整个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及芝加哥大学一起被公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三强。建校二百五十年来,科学与艺术是她永恒不变的主题!
2.知名院系
哥伦比亚大学三个本科生院(哥伦比亚学院、工程与应用科学院、普通教育学院)和多个研究生院和附属学院(建筑学院、艺术学院、文理研究生院、巴纳德女子学院、商学院、内科与外科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牙科医学院、文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犹太神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教育学院、联合神学院)等构成。
其中,哥伦比亚学院是美国最早进行通才教育的本科生院,至今仍保持着美国大学中最严格的核心课程。哥伦比亚大学与艺术或设计相关的系所中,最有名的首推建筑学院,可以说是美国东岸建筑科系的权威,更是纽约建筑界的翘楚,另一个知名的艺术设计专业是隶属于艺术学院下的电影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普利策奖是美国文学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或译作师范学院)(Teachers College)是世界顶尖的教育研究生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学方面的综合研究生院,教育大师,美国哲学之父杜威曾执教于此。该学院曾经培养了哲学大师胡适,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幼教之父陈鹤琴、原北京大学校长胡适、蒋梦麟、马寅初、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等许多中国近代杰出教育家,与中国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哥大教育学院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教育类学术图书馆。哥大教育学院还是教育学博士培养制度,行为心理学派,实证主义哲学的诞生地,著名的生日快乐歌,黄校车也发源于此。此外,学院保留了百年以来的周五无课制度。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多次在全美排名前十名,依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与华尔街等金融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其师资实力雄厚,拥有各相关领域的权威和专家,其中斯蒂格利兹(Joseph Stiglitz)教授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并在1995年至1997年期间担任克林顿政府总统智囊团顾问。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两年一次和《商业周刊》年度的商学院排名中,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一直名列前茅,是当之无愧的一流商学院,尤其是金融分科,连续多年位列三甲,多次名列第一。享誉盛名的股市投资奇才沃伦·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时即师从当时在哥伦比亚商学院任教的“价值投资学派”的创始人、现代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格雷厄姆教授被誉为“华尔街院长”,他的“商品-储备货币思想“深得凯恩斯、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认同。此外,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教育(Executive Training Program),始终保持在《金融时报》等调查中排名前茅。2004年,在《商业周刊》美国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排名中名列第一。
哥伦比亚大学文理学院规模宏大,在校学生有3000多人,而且其中大部分学生在读博士课程。该学院分为人类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学科领域,下面再分设许多博士课程小组委员会,分管各自的学生及其学术研究工作。该学院的课程设置包括:天文学、细胞学、人类学、应用物理、建筑学、解剖学及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微分子生物物理学、生物统计学、化学工程及应用化学、化学物理、化学、土木工程及工程机械、古典文学、计算机科学、东亚语言及文化、经济学、英语及比较文学、意大利语、电影学、法语及罗曼语言学、日耳曼语言、中东语言及文化、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历史学、基因学、流行病学、地质学、工业工程及操作研究、机械工程冶金及采矿工程、微生物学、音乐、营养学、药理学、哲学、生理学及分子生物物理学、宗教、社会工作、社会学、社会医学、统计学、戏剧、城市设计等
3.著名校友
建校二百五十年来,哥伦比亚大学被誉为培养政治、经济领袖人物的摇篮。迄今,哥大法学院已培养出了两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哈兰·菲斯克·斯通和查尔斯·伊万斯·修斯,三位美国总统: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第32届总统弗兰克林·D·罗斯福,和第44届总统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另外,美国第34届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是哥大第13任校长。纽约市有14位市长,纽约州有10位州长是哥大的毕业生。其他著名校友有:
本杰明.格雷厄姆:,哥大金融系教授,被誉为“华尔街教父”,《有价证券分析》的作者。
罗伯特·蒙代尔:“欧元之父”,哥大经济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詹姆斯·卡格耐:美国著名演员,1974年获美国电影学会“终身成就奖”。
奥斯卡·哈默斯坦:美国抒情诗人和音乐喜剧作家,在音乐喜剧的发展中具有影响的剧院演出人,中国观众熟悉并喜爱的音乐喜剧《音乐之声》就是他的作品之一。
熊佛西:华人戏剧家、教育家,著有《大众化之实验》、《写剧原理》等,上海戏剧学院首任正职院长。
迈克尔·普平:美国著名发明家,近代物理学家先驱。
乔治·西格尔:美国雕塑家。
斯坦利·库布里克:著名导演,代表作《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奇爱博士》等。
莱昂内尔·特里林:美国文学评论家、教师,他的评论富于洞察力。
亨利·舒尔兹:美国计量经济学先驱。
沃伦·巴菲特: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伯克希尔公司董事局主席,著名股票投资专家(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毕业)
埃德加·斯诺:著名美国记者。
杰克·吉伦希尔:好莱坞著名实力演员,曾参演过多部电影。因出演《断背山》《死亡幻觉》而一举成名。在该校攻读两年后转入影视圈。
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开复: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
吴健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沃尔夫奖获得者,“中国的居里夫人”。
徐志摩:著名文学家、散文家,著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脍炙人口名篇。
闻一多:爱国诗人,著有诗歌《死水》、《七子之歌》等名篇。
陶行知:中国著名教育家,曾创办重庆育才学校,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曲者之一的杜鸣心先生就是其学生代表之一。
蒋梦麟:原北京大学校长。
潘光旦:著名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及西南联大教务长。
吴文藻: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其妻是中国文学大师冰心女士。
梁实秋:著名翻译家、散文家、学者,翻译代表作有《莎士比亚全集》。
侯德榜:中国著名化学家,发明“侯氏制碱法”,曾任中国化学工业部副部长。
徐光宪:著名物理化学家,2008年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谭盾:著名作曲家。
杨澜:资深传媒人士。
龚晓思:四川思博机械有限公司新掌门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大师。
References:
1. http://www.columbia.edu/
2. http://www.wikipedia.org/
文:糜长稳; 图:朱渊(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