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yb.cn 2010年07月14日 来源:教育部网站
杨廷宝班作为东南大学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吴健雄学院的试点班,是以东南大学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两个强势学科为基地,为培养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土建类综合拔尖创新人才所采取的新模式,包括建筑学杨廷宝班或土木工程杨廷宝班两个专业方向。几年来,学校在杨廷宝班积极进行育人改革,探索实践新模式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土木工程杨廷宝班尤为显著:这个班大一的时候就全部参加了英语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百分之百;这个班的高等数学平均分高出其它班6分之多,C++课程平均成绩在83.75分以上,工程力学则更是他们的强项,班级平均成绩达83.5分以上;这个班一口气拿下了东南大学先进班集体、江苏省先进班集体、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同时,还被中央党史文献室授予“周恩来班”荣誉称号。 ——优中选优,明确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定位。“周恩来”班坚持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控制班级规模,该班由20名同学组成,根据学生的未来志向、高考成绩确定人选,最后录取的学生基本是江苏省高考成绩1500名到2000名的考生和外省高考成绩超过一本线80分以上的学生。高质量的生源坚持高端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通过长学制分流方式培养出具有优良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土建类领军型高级人才。 ——选配优秀辅导员潜移默化带领学生成长。辅导员是各个高校系统中看似普通的岗位,却是一项“人心工程”,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优秀的辅导员陪伴他们成长。现在“周恩来”班的辅导员王荣老师就是“杨廷宝”班成长为“周恩来”班的“功臣”,他几乎把全部心血都用在学生身上,他花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家长交流、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关心每一位家长的期待与焦虑。2003年,院里有一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急速下滑。该生第一学期高数考了90多分,第二学期只考了十几分。家长和授课教师都对这名同学的变化感到十分诧异,王荣得知这件事后,让这位同学搬到自己的宿舍,并不失时机地找他谈心。朝夕相处,王荣发现这名同学的萎靡不正不是因为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一种病理反应。因为,王荣发现他只要睡着了便很难被叫醒。通过翻阅资料,王荣了解到,这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后来,到医院一查,这位同学果然是患上了抑郁症。还好发现及时,在心理疏导与药物的共同治疗下恢复了健康。在王荣的帮助下,这位学生很快走上了正常的生活轨道,如今已经参加工作,拥有幸福的家庭和称心的工作。这个学生的案例给了王老师很大的触动,他意识到作为一名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非常重要,而这方面却容易被忽视。2004年4月起王老师参加了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获得江苏省大学生健康教育协会颁发的资格证书。2007年12月,江苏省第一家院系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落户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王老师4年来的辛苦耕耘终于获得了收获的果实;王荣老师还经常根据学生的需要,为学生送上各种书籍:居易字写的不好,他就给居易送一本《席殊钢笔字帖》;曹轲喜欢历史,他给曹轲送了一本《大明王朝1566》;王路平对英语缺乏兴趣,他就给送一本《美丽英文》给她;汤顺成喜欢古典文学,王荣就给他送了一套《红楼梦》。 ——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浸润心灵。入选杨廷宝班的同学成绩都非常优秀,但有一次一位同学在王荣老师面前对另一名老师直呼其名,还有一次,王荣到学生宿舍找学生聊天,几位同学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就各做各的事了。这两件事,让王荣感到诧异:为什么学习成绩如此优秀的大学生连基本的礼仪都不懂?在发现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基本礼仪缺乏了解的时候,王荣下决心带学生们一起学习经典,让同学们从老祖宗的字里行间学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同学们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全面成长。他自己掏钱为全班每一位同学买了《论语》、《弟子规》、《老子》,带领同学们从孔夫子的《论语》学起。每周请一位同学专门查阅资料,为大家讲解《论语》中的一章。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不但学习到了国学经典,更提高了表达能力。其后,该班又通过同样的方式学习了《弟子规》和《老子》等经典著作。授课老师反映,每次上课的时候在周恩来班最能感受到同学们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家长们反映,孩子们越来越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往家里打电话的次数越来越多了。该班徐绰然同学的母亲在给王荣的信中说:“绰然进了你们班以后,懂事了很多。以前他只知道学习,现在,他懂得了孝敬父母、关爱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