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钧——没有院士头衔的院士

发布者:张星发布时间:2012-04-03浏览次数:13906

    

 丁大钧,男,生于1923428,卒于2010324;安徽大学工学士(1948),安大、南京大学和南京工学院助教(1948-1953)、讲师(1953-1978.5)和教授(1978.5-),汕头大学、武汉水电大学等9高校名誉教授(1984-);国务院第一批批准的博士导师(1981),至1998年培养博士31名、硕士70多名;1993.9退休。南京土建学会和江苏省土建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桥协会员(1983-),美国国际高层建筑及都市居住小区理事会第26委员会主席(1990-)、印度国际高层结构协会名誉理事(1992-)。中国建筑结构学报编委(1981-)、香港国际英文结构工程进展学报国际编委(1995-);并曾是纽约科学院会员(1994-1996),《特种结构》编委会副主任和主任编委(1984-1994)和《工程力学》(国际权威刊物)编委(1984-1998);中国建筑学会(1981-1983)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1984-1997)和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1984-1997)。80年代南京市第89届人民代表;还曾是国家教委第1届学位委员会委员(1981-1984),国家科委第1~3届发明奖评委会委员(1981-1989)和江苏省政府参事室聘任参事(1991-1996)。

    40种刊物上发表中文论文300多篇,总计约500万字;60多篇英文论文刊于多国国际会议论文集,含总报告、邀请报告和引导报告;另100篇外文论文,含30多篇被译成其他9种外语,发表在2038种国际学报上,其中约70篇刊在1524种国际权威刊物上(1984-2000);还出版41本中文混凝土、砌体结构和力学教材、参考书及专著,执笔达1200万字,其中《砖石结构》教材印数达290,000册。

    对混凝土和砌体结构曾进行过一系列的试验研究,仅刚度裂缝试件即超过700个,10批长期荷载试验坚持23年,最长的一批持续6年多,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混凝土构件(包括5种截面的RCPC、轻RC,纤维加强混凝土单向和双向受弯,偏向受拉和受压)刚度裂缝计算体系,大部分为有关的我国国家规范和规程(TJ10-74)、(GBJ10-89)、(GBJ69-84)和(JGJ12-82)所采用。合作开发并进行了大型试验用钢筋混凝土深井管代替铸铁管(1969),并提出用焊接接头代替法兰盘接头大大加速了施工进度,并使成井率提高接近100%,建议加置浮力板,使可能打很深的井,深度达830m,建厂生产几遍全国,节约金属和资金特多。提出梁高较大时可将受力钢筋沿梁高分布以代替构造上配置的腰筋,减小梁腹裂缝的开展,钢筋用量较集中配置时的受力钢筋加构造腰筋有所减少,经合作进行足尺寸试验(1973-1974),在吊车梁标准图配筋中采取了集中与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两种方案。196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受剪中考虑压力和预应力有利影响及拉力不利影响,并考虑剪跨比影响的计算。1967年提出偏心受压构件极限侧移的连续公式,1983年提出沿混凝土保护层的裂缝宽度计算,二者在国际上均属首次。1985年提出了预应力配筋的合理形式,建议将预应力筋位置适当提高而控制对边拉应力不超过(1.2~1.3)混凝土抗拉强度,对边即不致裂缝,这较在对边配置预应力钢筋简化了构造,而对边不裂缝也保证了使用质量,配筋尚可减少约10%。指出规范GBJ10-89在剪扭计算中将根据试验得出的1/4圆计算模式简化为三折线模式求得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而出现超过上下限而不得不取用上下限,建议即按1/4圆不作简化得出带根号的公式,并不复杂而上下限自动满足,等等。

      根据试验结果,改进砌体局部受压的围箍理论为围箍与扩散相结合理论。批判国外由于三向受压提高横配筋砌体强度,创立横筋拉结为竖向裂缝分开的小砖柱免过早失稳因而提高砌体强度的新理论。指出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J3-88)中未充分考虑墙梁顶部荷载引起的弯矩下砖墙与混凝土托梁的组合作用而引起梁、墙交接面上应变的不连续。提出采用换算弹性模量可大大简化现行规范中砌体偏心受压计算。指出原《砖石结构设计规范》(GBJ3-73)中对沿周边支承墙计算高度规定的不合理,并根据稳定理论提出计算建议,现行规范GBJ3-88中虽改进,但丁建议在各种情况下安全度是一致的,等等,提出一些简化计算。如1960年提出旋侧力矩分配法允许节点旋转和侧移同时进行,使计算多层刚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按该法计算成为可能。1960-1963年简化苏联按弹性半平面和半空间理论弹性地基梁用链杆法的计算,并合作编制短梁系数表使短梁计算也表格化,并可计算边荷载;找出长梁在集中力和集中弯矩载下换算参数间的微分关系,编制承受弯矩载下国际上尚缺的长梁系数表。1960年提出扁壳无弯矩理论内力直接差分法,不仅简化计算,也准确些。1989年提出三类弹性地基(弹性层深度接近0,有限深和无限深)沉降近似统一模式。1993年对国内外规程中采用的上部框架与箱基共同作用计算方法提出批判并给出计算及配筋分布的建议,1998年又进行进一步讨论,并发现规程方法不仅理论上有缺点,而且一般配筋也偏多,同时提出准确计算方法。研究结构机理创有限基本构件法FFMM)以计算双向板、深梁、圆池和筒壳不仅计算简化,且扩大适用范围。指导研究生进行抗震自控和其他减震研究的三项成果已被应用到实际工程。提出的多项建议被采纳,如砖石结构规范72草案征求意见时,对最主要的偏心受压计算公式中偏心影响系数提出修改,因不全符合试验结果,经专门试验证明,73规范正式采用所建议的形式,只改一数字;对南京一栋战前只建二层的建筑,柱钢筋尚外露,设计图遗失,据说原系8层,1982年拟加至8层,检验桩基无问题,但所有柱需加固,建议用陶粒混凝土重量减轻1/4,仅四角柱加固,使用18年,情况正常;70年代中参加一大型历史性建筑初步设计,施工单位拟用灌注桩,坚持建议用预制桩以保证质量被采纳,等等。

      主持4次国际会议和被邀请担任在国外召开的国际会议顾问和学委会委员约30次。在国内50个大、中城市32所大学、多个学会和设计院讲课100次以上,计约2000小时(每次1-4天);访问26国和2地区,在33所大学、4所国家研究院和多个学会讲课40次。和6大洲约50国同行进行广泛交流,并和国外及特区合作试验研究。

  获全国科学大会个人奖(1978年),刚度裂缝研究自然科学4等奖(1982)和省部级1~3等科技奖共10次,含02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分别获19821985江苏省劳模和优秀教师称号。业余喜作旧诗词,练习绘画和书法,2000年获文化部批准的“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展(在美国)书法奖并被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称号和(澳门)诗词二等奖。

丁先生20072月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到他2010324去世的三年时间里,仍亲手编写并出版了中英文双解的《中国桥梁建设新进展(1991- )》、国家级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概论》、诗集《翠屏集》3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