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报】行走在两岸青年文化交流的春天里

发布者:张星发布时间:2015-04-24浏览次数:469

———土木工程学院2011 级丁大钧班赴台湾中央大学交流学习侧记

伟、沈思思、李贵锋、顾大伟

【编者按】 2014 年初,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与台湾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根据《东南大学与中央大学学术交流合作协议书》,经友好协商,签订了学生交流计划备忘录,双方可每年相互交流30 名全日制学生。2014 9 月至2015 1 月,该院11 级丁大钧班30 人成为此项目的首批获益者,在中南集团的全力资助下,完成在台湾中央大学一个完整学期的生活和学习,拓宽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现发表学生交流学习侧记,展示同学们在台学习生活画面。

  坐在我们四牌楼校区的图书馆里,想着彼岸中央大学那里又该是风和日丽、漫天芳菲的景象,心里便是浓浓的思念。想起去年九月,我们还带着初来乍到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碰触着中大,感受着台湾。

校园深处

不见高楼大厦,不见霓虹闪烁,台湾中央大学坐落在桃源县中坜市的一座小山上,意料之外却也让我们欣喜万分。远离闹市,错落有致的建筑透露出安宁,陌生的土地却有着似曾相识的亲切。接机的中大校车徐徐前行,车里的我们不言不语,也许是旅途劳累,也许只是在静静地感受着这片神奇的土地。

  忽然间,校车上中大的校徽映入眼帘,那轮廓,描摹的不正是已经伫立了多少个春秋的大礼堂吗?典雅大气一如眼前模样。又想起土木学科九十年院庆上,中央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张惠文教授与土木学子合作演绎了两校校歌,中大校歌《襟江枕海甲南东》有着与东大校歌《临江仙》一脉的渊远历史。“两岸同根源,四方共中华,朝夕岁月隔不断,一弯海峡更是隔不断……”

  后知后觉地知道,中央大学的校园里还有着同样秀美的玄武湖(中大湖)。还都有着排天之气如虹之势的中央大道,不同的是四牌楼那是两排苍劲有力的梧桐,而中大却是郁郁葱葱的松树。

  周末的中大,热闹得就像是一个公园,几大草坪上满是人,有带着孩子的家长,有安享晚年的老人,有情意缠绵的情侣;有的在玩棒球,有的在玩轮滑,老年人在拉家常,文青们或在听音乐或在画画,或在看书。还有好多小鸟,大胆极了,在人们中间觅食,见到人都不跑呢。这景象,你看一眼就会欢喜。

  清晨六点起床,静静地守在观景台,看六点二十分的日出,世界都是安静的,偶尔有只小鸟在枝头雀跃,也不妨碍内心的期待。在夜晚,踏上中大会馆的天台,享受这一切,褪去一日的疲惫。远处万家灯火,整个宝岛还未入眠,高速公路上的路灯,幻隐幻灭延伸去远方。穹顶是星光璀璨,静谧的让我想在那儿待一整晚。想起班里同学说想在这里开个party,真是个不错的想法呢!

  中大校园虽只有60多公顷,但是你总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风景。

  中大还有着一大批有趣儿的课程和活动。

  在同一间教室里,我们可以和来自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的同学一起讨论一道题目的解答;在课堂之外我们还能够有幸聆听到 NASA 首席科学家、工程院院士、高校校长等众多名教授的精彩讲座。在《土木工程专题》这门研讨课程的学习中,土木系主任许协隆教授亲自担任我们丁班小组的指导老师,让我们在讲台上与台湾同学一同展示 PK 研究成果,并最终拿下小组最高分;在学习过《大地地震工程》的课程后,任课的教授还亲自带领我们驱车前往台中参观地震博物馆;《高等流力》《纳米工程》《土壤动力学》,这些颇有难度的研究生课程也让同学们开阔了眼界,并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我们不仅有幸见识,而且每一门课学起来都有在用心,甚至刻苦,无论是深夜的公共厨房,还是节假日的自习教室,都可以看见我们丁班同学专注学习的身影。

  中大校园生活里,有亲善大使为我们交流生专门办的欢迎酒会和final party,还有穿插整个学期的主题茶话会,甚至有组织文化营集体出游。校园运动会期间,我们丁班全体同学还穿着赴台时学校送给我们的印有东大徽章的统一制服,一同参与了运动会开幕式的绕场展示,向台湾同学展示了我们东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看台上的老师和同学更是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了我们。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国的境外生联谊会上,我们丁班同学更是一展歌喉,将全场氛围推向最高潮。

师生情浓

   若是要问,台湾哪里最美,最美不过台湾人。

  “一日为师,终身为友”,对于台湾的老师,我们的心里都有这样的一种情结。在台期间,中大的老师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的学习生活,与我们展开了多次的餐叙交流。校长,传说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我们的初次见面竟是在来台一周的欢迎餐叙上。周景扬校长用歌声表达了对我们初次到访的欢迎,系主任许协隆教授更是热情备至。在我们还没有到中大的时候,就亲自帮我们预订公寓;我们到达中大的第一天,许主任又亲自到宿舍一一了解同学们的情况,给我们带来了家的温馨感;我们在中大的参访,无论是校内参观,还是校外企业参观,许主任都是亲自安排、亲自带队,这样的悉心照料,不仅仅是作为东道主的热情,更像是一位慈父对子女的疼爱,一位兄长对弟弟妹妹的呵护。在中大,经常参加我们活动的还有工学院院长田永铭教授和土木系的各位老师以及中大校友总会理事长兼中大土木系系友会理事长林裕伟先生;在中大,东大校党委郭广银书记、土木学院党委张星书记等都来看望过我们;在东大,也有一位热心的台湾籍老师———林艺馨副教授,她为我们的台湾之行做了很多的努力,还常常在节假日抽空去探望我们,抑或是陪同参访。林老师用一条思恋的纽带,系起了东大与中大对我们的爱。在离别中大之际,许主任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丁班的30 人将列入中大土木系的校友名录。我们无疑是两所母校的宠儿,30个幸运儿。

  在中大,我们的朋友不仅仅有师长,还有很多善良可爱的同学们。在我们还没有前往台湾的时候,中大就安排了学生联系我们,解决大家的困惑。这些同学就是我们的“小老师”。小老师不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却是我们眼中的百事通。指导我们选课,带领我们游览学校,给我们的出游提供各种便捷资讯。小老师会带着我们去寻觅学校周边的美食,会带着我们攀岩,邀请我们去参加舞会,鼓励我们去更积极地融入他们的生活。还有一群和小老师一样的好客的亲善大使。他们是国际处组织的学生组织,为境外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我们会一起在宿舍聊天,在天台唱歌,在坡上看日出。

  我们常常会把“宝岛台湾”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当真正地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除了人,让我们觉得更加宝贵的是秉持以人为本理念的服务。

  宿舍是学生在学校的家,中大的宿舍给予学生一份大家庭的呵护。以一栋宿舍楼为单位,定期举办宿舍人文关怀系列讲座,中大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交流感兴趣的话题,从人生理想到诗词歌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大家聊不到的。比起师生,大家更像是朋友。定期召开的宿舍民主会议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很多想法也都变成了实际。同学们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凭任意理由在任意时间申请调换宿舍,住在顶层宿舍的学生每年也都可以领到一笔冷气补贴,弥补顶层宿舍屋面隔热效果不良导致的空调费用增加……这样一个个贴心的细节让我们甚至有些感动。

实践致知

    在台湾的一百四十多天里,我们还常常放下书本走出校园,深入到台湾的知名企业体验工程实务中的无限乐趣。

  位于桃园的润泰集团润弘预制构件厂,代表着最为顶尖的混凝土构件预制技术。一走进工厂的大门,用现在最为流行的一句话来讲便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不同功能的加工区块被划分得整整齐齐,一目了然,厂内的环境用“一尘不染”来形容都不为过;一捆捆钢筋整齐地堆放在一起,钢筋切口被涂上不一样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批次;每一根柱子每一块墙板都嵌入了芯片,简单扫描一下就立马可以知道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和质检信息;工厂内甚至还布置了花草盆栽,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工厂一项项先进、超前的技术更是让我们目瞪口呆:进门就是一台巨大的“幽浮车”,耗资2000 万新台币(约 400 万人民币)用于预制楼板定位安装技术的研发,大家幽默地称它为“总裁的玩具”;工厂内整洁的实验室和大型室外试验场让我们感到震惊,对先进技术研发如此执着的追求也是我们闻所未闻,工程实务和科技研发的完美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还有让我们感动的是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樑先生亲自过问这次参访活动,并特意指示正在上海工作的詹耀裕总经理专程返回台湾接待我们。

  如果说润弘可以用“深”字来形容的话,那么位于台北的台湾世曦工程顾问公司用“精”字来形容就最合适不过了。参访当天,全班同学受到了公司最高规格的接待,曾任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的董事长李建中教授,与东大更是有着很深的渊源:“我出生于南京四牌楼成贤街”,李建中先生对他童年经历的描述让在场同学一阵惊讶。通过视频展示,我们还看到了李董事长前几年在成贤街拍摄的一些相片,2006 年访问东南大学时与土木学院成虎教授的合照,2013 10月参加我校土木学科创建90周年庆典活动以及2014 年再访时在我们四牌楼校区的留影等,短短的介绍已然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深深地感受到李董事长对南京、对中央大学旧址的四牌楼校区以及对我们东南大学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在世曦,我们一同参观了公司的空间地理资讯中心、 BIM 研发中心和数据存储中心( Data Center),先进的工程规划技术让我们着实兴奋了一把,而公司内温馨、整洁、“高大上”的工作环境让在场同学纷纷感叹:要是将来能在这里工作该有多好啊!

  而我们的实践活动还远不止这些。例如我班几名工程管理专业的同学在选修中大营建研究所的《 BIM 与电脑应用》这门课后也相继有机会深入到台宾科技、卫武资讯等主打BIM技术服务的企业参观学习。我们甚至有幸参加了新北市政府组织的产学界针对 BIM 技术推广的学术研讨会。在对于相关企业的参访学习中,我们体会到台湾在工程建设领域对于BIM技术使用上的领先与务实,也看到了大陆工程建设领域在 BIM 技术的使用上存在的差距。

  一个学期的交换虽已结束,但这次赴台给同学们带来的影响却还在延续。我们感受到了台湾高等教育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了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收获巨大;我们感恩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为我们提供的赴台学习交流的宝贵机会,以及为我们此行提供往返机票及住宿资助的中南集团。台湾之行必定成为我们人生中难以忘却的精彩经历,而我们也一定会将所吸取的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我们也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民族乃至整个社会作出我们丁班学子应有的贡献!

转载自2015年04月20日出版的第1279期《东南大学报》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