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勤勉与坚持成就土木理想——访徐赵东教授

发布者:张星发布时间:2014-12-12浏览次数:1049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徐赵东教授凭借科研工作中的杰出贡献,获得了“江苏省青年科技奖”的荣誉。徐赵东认为,唯有保持勤勉的学习态度与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才能在科研与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得成绩。

结缘土木 韧性执着

说起为何会选择土木工程这一专业,徐赵东用“机缘巧合”这个词来概括。徐赵东参加高考是在1990年代初期,当时的他对各专业的具体认识都不太深入,稀里糊涂地被录取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工程系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也就是后来的土木工程专业。

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后来渐渐对土木工程专业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后转变成了热爱,徐赵东从中体会到了满足感与成就感,庆幸自己当年读对了专业。

2002年,徐赵东从西安交通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来到东南大学工作,初来乍到,条件非常艰辛,但这并没有难住勤勉执着的他。

刚到东南大学时,为了验证自己的一个发明专利多维隔减震装置的减地震效果,他需要做一个加设该新型装置的大型土木结构的模拟地震试验。这一试验需近10万元的试验费用,刚参加工作的徐赵东每月工资只有2000元左右,又没有科研项目支持,为了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他借了8万元完成了这项试验。他之所以时常回忆起这件事,是为了不断提醒自己,也想用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在科研的道路上,除了勤奋与智慧,韧性与执着也是必不可少的。

 

持之以恒 圆梦土木

徐赵东说,如果仅仅靠勤奋,那么你只是达到了成功的一半,而另外一半就是坚持和兴趣,靠的是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精神。科研的道路必定是十分艰辛的,同时也是枯燥的,每天面对着大量的数据,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实验,一个小小的不留神,都有可能让你从前的努力付之东流,一切必须重新再来。正是因为这些年的不断坚持,不放弃,徐赵东才获得了今天的成绩与荣誉。

除了在工作中坚持不断地探索实践,对科研的巨大兴趣使得徐赵东在业余时间也不忘思考科研中遇到的难题。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慢慢地,这些白天盘旋在脑海中的问题会时常出现在梦中。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些解决问题的灵感有时真的会在梦中惊现,徐赵东几次梦见过装置的改进方法,每到这时,他都会瞬间醒来,然后迅速从床上来到书桌边,把梦见的设备画出来,第二天再去实验室进一步研究。

 

勤勉奋进 浇灌硕果

地震和强风是土木结构动力灾变的主要原因,因强烈振动致使土木结构破坏,并导致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甚至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徐赵东就是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高层建筑或者大跨桥梁这种土木结构的抗地震、抗强风振、抗倒塌的能力。在这个领域他付出了大量心血,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徐赵东研发的高耗散粘弹性材料及装置成功应用于8项土木工程、1000多公里长的大跨输电线、十余万台工程机械和设备基础减振中;研发的磁流变液成功应用于两项大跨桥梁智能减振中,累计取得直接经济效益超2亿元。针对空间微振动(卫星)和机载激光平台分别研制了防挥发微振粘弹性减振器和大阻尼宽频隔减振装置,已进行了系列初装试验。

青年才俊,却已硕果累累,谈起成功的秘诀,他说:“勤奋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永远都是不变的成功秘诀。”

作者:江苏科技报 朱 衍
责任编辑:沈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