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系列文章(一)——周满:有感于陈锦祥老师的几件小事

发布者:张爱芹发布时间:2016-04-17浏览次数:4839

和陈锦祥老师相识源于我们的共同兴趣爱好——羽毛球。从2011年至今,我们之间建立了超越师生关系,超越年龄的情谊。陈老师早年留学日本,在日本东京大学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院任职并从事多项日本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工作。后来从日本的“东大”引进到了我国的“东大”,一直在土木工程学院和城市科学研究院从事仿生复合材料等方向研究工作。与陈老师相处的五年多最大的感受就在于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教授、博导,而将自己的位置放的很高,反而很愿意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日常,关心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最近我去日本京都留学的事,只要向他请教,都无一不是尽他所知给予详细的指导或答复;他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是一名非常勤奋认真、能静心和专心研究学术的典型的“学术型”学者。这里,我就谈几件有关陈老师的小事。

2011年东南大学第一届师生羽毛球团体赛(陈老师上排右一),

在本次比赛中土木学院获得了团体第四名。

学术指导

记得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主动联系陈老师想学习如何撰写SCI论文,陈老师很愉快就答应了,并很快就给我制定了一套培训计划。从最基本的文献查阅、组织文章结构、有限元解析、图表制作及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他都给予我了详细的指导,让我学到不少撰写论文的“招术”,深感招招实用,受益匪浅。经过一段时间基本训练后,就以陈老师课题组的实验素材进行了实战训练。我的第一篇SCI论文“The influence of processing holes on the flexural properties of biomimetic integrated honeycomb plates”经过陈老师的反复指导修改,历时近三年锤炼,终于在国际期刊《Materials and Design》(IF=3.5)上发表了。论文被录用,陈老师在第一时间祝贺的是我,说是我的努力有了成果,而我知道他为我付出了更多。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经历,让我对学术产生兴趣,在读研究生的第二年申请硕博连读,目前已经博四了,感激他曾经给我莫大的鼓励,至今都记得他曾经对我说的:我是他当时直接指导过学生中最能干和有实力的学生,只要踏踏实实、好好努力将来必定是祖国的栋梁之才。当时我还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就能得到具有十余年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导陈老师那样的肯定和鼓励,大大增强了我对做学术研究的自信,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于是决定读博。对我们年青人来说,来自前辈和师长的肯定和鼓励就是走出迷茫和困境的动力源泉。说实在的,有时候还真需要这样亲人般的期盼与鼓舞。

父爱无边

陈锦祥老师是国际上率先提出生态热烤打印技术研究者,旨在通过生态打印,减少环境污染。有幸我也接触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情况,了解到一些相关知识。同时在和陈老师的学术讨论中,得知陈锦祥老师研究生态打印的最初动机——原来是出于父爱。陈老师说,他刚回国时住在一套约60平方的房子中,家中的办公室就放在卧室旁边。每次打印机工作时卧室都能闻到一股很重的异味气体,当时他女儿阳阳只有2岁。陈老师工作时阳阳有时还在床上睡觉,他很担心这些异味气体会影响小孩健康,于是就开始想“能否开发一种无挥发物,不产生有害气体的生态打印机呢?”有了这一最初的想法,经过检索大量的文献,最后提出基于我国古代烙画技术的生态无污染热烤打印技术。这是一种不用墨粉或墨水就能在普通打印纸上实施打印的生态打印技术,彻底改变了打印需要将打到纸上的传统打印观念。短短的几年时间中,陈老师已经在这一领域发表了8SCI学术论文,对生态打印环保性,打印后的纸的微细结构及其不损伤机理都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特别令人敬佩的是,陈老师说他从大学毕业后曾多次自学英语,但因为平时生活用得也不多,就一直没能学好。到东南大学后,为了教他儿子学英语,攻克了英语语法,撰写了70多页的英语语法教案,还开发了一套记忆不规则动词的自然生态记忆法。今年又为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开发了一套《小学语文生字词组顺口溜记忆法》,这学期开学后不到一周时间,她女儿就已经把这学期的生字词组背诵了一大半。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做学术的初衷很简单,成功的原因很简单,都是因为热爱,因为母爱和父爱。 

招生宣传

陈锦祥老师是浙江东阳人。学校每年都会派出一些教师到各地进行招生宣传,并回答考生及其家长的现场提问。做宣传工作比较辛苦,通常也是年轻老师做得比较多。听陈老师说,学校为了提高宣传效果,以便能争取更多的优秀生源,希望有更多的资深教授参与。几年前负责浙江高考招生的张永老师和陈老师说了此意,并希望陈老师负责浙江金华地区的招生宣传工作。尽管陈老师已经不年轻,研究工作也很忙,但他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校招办让带去发放的宣传资料比较多,且金华市在同一天开设了两个招生咨询会场, 2014年陈老师就邀请我同他一起去。原本以为可以体验一次公费的旅行,但无论是住的宾馆还是我们的一日三餐都是很简朴的。陈老师对我说“尽管张永老师说招生工作辛苦,经济上没有额外的补助,吃住上不要亏待大家。但我们自已要注意节约,国家的钱是国民的纳税钱,要珍惜着用”。那天,我们从南京出发,经杭州转金华,到达浙江金华已经是晚上九点多,才吃晚餐,吃的是跟学校食堂差不多的盒饭。吃完饭不顾疲劳又赶忙为第二天的招生宣传做准备。从金华市区到义乌再到东阳三天的宣传招生没有留给我们一点空闲时间,这次经历也让我更为深刻的了解陈老师简朴无私的生活作风。

在金华宾馆的晚餐

路边买菜

这是我从师母的朋友圈看来的一件发生在平常生活里的小事情。2016324日晚接近8点,陈老师回家途中看到路边有一个老人还在卖菜,他主动买了老人所有的菜让他早点回家。师母在朋友圈就写了一句话“他真是个好人啊”。他知道家里并不缺菜,但他认为那么晚了可能不会再有谁会去买菜,他体恤年迈老人买菜的艰辛,就买下了老人全部的菜,可见陈老师心地的善良,对他人的体贴和关心。由此不禁想起我那第一篇论文奖金的事。我的第一篇SCI论文发表后,学校给了我奖金,我觉得那论文是陈老师指导我写的,让我学会了不少写作技能,这笔奖金自然应当归他。但当我说要把奖金交给他时,陈老师却说,“你们学生没有收入,是最需要用钱的时候,我自已这边学生的论文奖金都是不拿回来的”。我知道其实陈老师专心于学术研究,至今也没做横向课题,也只有基本的工资收入,生活并不富裕。可他总是为他人想得多,为社会付出许多却从不向社会索取什么。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有住有吃就行,不要求住得好吃得好”。这种与世无求的心态,和他精益求精的科研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大家可能不知道,陈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一篇SCI论文,少则修改20个版本,多则修改50多个版本!

陈老师买的路边的菜

安全意识

一开始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我每次跟他道再见他都会嘱咐我“路上注意安全”。感觉我们这么大的人了,基本的交通安全意识还是有的。直到有一次,我去他办公室,他跟我讲起他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去世,让他一辈子难以忘记的悲剧,我才理解他对安全的重视。陈老师说,在那以前,他也总认为成人,包括他父亲都应该会自己注意安全的,没有必要太多提醒的,然而意外还是发生在他父亲身上。从那时起,只要在网页上看到交通事故,特别是那些电瓶车带着子女发生的交通事故,陈老师都特别心生疼痛。他经常说只要大家提高安全意识,绝大多数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就是有一些人不注意,因此他只是想通过自己不断的提醒周围人注意安全,防止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身边。正是基于这种发至于内心的居安思危的安全意识,陈老师说他当2013级本科生班主任时,第一次开班会,2小时中就有1个多小时是强调安全意识的。

......

这样的点滴小事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更真实的反映陈锦祥老师的为人。我感激在我读博很困难的时候陈老师给予我的帮助,给予我的鼓励(有时还去陈老师家蹭饭,陈老师和师母的热情招待让我并不会感觉拘束别扭,就像在家吃饭一样)。正是因为陈老师的平易近人,愿意走进学生生活里,时时刻刻为他人考虑问题,我们也放心去倾诉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值此学校评选“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之际,为我的“课外导师”兼“球友”陈锦祥老师摇旗呐喊,投上发之内心,充满祝福的一票。预祝陈老师不仅是他自己带的研究生们最爱的研究生导师,也能成为像我一样被编外指导、帮助过的研究生,甚至于暂时没有得到陈老师直接帮助,但通过此文知道陈老师点点滴滴事迹的研究生们最喜爱的导师

周满    

14/04/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