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治学、师表风范——单炳梓教授忆金宝桢先生

发布者:彭翥发布时间:2011-04-20浏览次数:586

树人治学、师表风范  

——缅怀金宝桢先生诞生100周年

 单炳梓
2007411

       我国著名力学家金宝桢先生(1907-1968),19071月生,回族、河南开封人;19269月入上海南洋大学读预科,1928年升入交通大学土木系;19328月毕业回开封在河南省立第一高中任教半年后,19331月到石家庄正石铁路局任实习公务员;19349月到美国留学,先后在IOWA大学和密歇根大学攻读研究生,19358月获硕士学位,后又在Illinois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就读,1937年获博士学位。金宝桢先生学成回国后在西安三台的东北大学土木系任教授兼系主任。193810月转到西安的西北工程学院土木系任教授兼系主任。

抗战胜利后194511月到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土木系任教, 后随校迁回到南京,从1952年起他历任土木系主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他1956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兼任中共南京工学院党委统战部长。

新中国成立后,金宝桢先生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委员会委员、《土木工程》学报编委、高等教育部力学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江苏力学学会理事筑、江苏省土木工程学会理事。

一、兴国立业、勤奋笔耕

金宝桢先生终生致力于力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他曾编著出版教材、专著10余种,为开拓建设我国“结构力学”学科,培养了大批从事这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人才,特别是在结构力学教材建设和发展杆系结构力学方面,他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满腔的政治热情,日以继夜地突击学习俄语,四十天速成。从而迅速把苏联教材的内容改编成国内教学的教科书,在国内首先出版了反映苏联教学经验和内容的《建筑力学》。这本教材,当时在全国起到推广苏联先进经验的积极作用。50年代,他先后出版了六种著作,不仅为我国高等学校解决了急需的教材,而且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了学习条件。

60年代初,金宝桢先生受高等教育部委托,致力于创建我国结构力学课程的独立体系。在他主持下,邀请清华大学杨式德教授、同济大学朱宝华教授合著了作为全国统一教材的《结构力学》。该书的出版,奠定了现今我国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体系,该书久销不衰达30余年。金宝桢先生对结构力学课程体系和内容的改革创新,为全国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审订以及我国结构力学课程的教材建设贡献率毕生精力。劳苦功高,永留教史。

二、精心教学,注重育人

金宝桢先生除了担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职务外,还兼任很多的社会职务。虽然工作繁忙,但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育人。他说:“一来多培养点人才,二来多掌握点教学动态,对指导工作有好处”。那时,土木工程系主要专业的结构力学课程都由他亲自执教,每周讲课68学 时。他的教学态度极其认真,讲稿决不临写现讲,而是在寒暑假期间一气呵成。他说:“这样写稿效率高,思路完整,前呼后应,整体性好”。他一边备课写讲稿, 一边搜集有关新中国工程建设的图片资料,把它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新中国工程建设成就的爱国主义教育,又使他们理论联系了实际。遇到教学上的难 点,他指导青年助教设计教学模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想象能力。开课前,总要亲自向有关前修课程的教师摸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带着青年助教熟 悉讲课现场、了解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包括观察黑板是否反光、课桌椅有无缺损等等。每次讲课,他总是提早10分钟到教员休息室,要青年助教汇报前次学生听课的反映。由此也督促青年助教认真地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辅导、答疑、摸清情况。每周批改好的作业,要经过他的检查、首肯后才发还给学生。只要金宝桢先 生一踏上讲台,全教室的学生就会肃然起敬,鸦雀无声。他讲课对学生有极大的感染力,精神振足、声音宏亮、板书整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全场没有学生不聚 精会神地听讲的。他讲课时善于启发思考,重于思维训练,强调工程应用。他对学生听课时的精神状态也很关注,连打呵欠、坐姿不正、心不在焉等都要提醒。

金宝桢先生精心教学、注重育人的榜样,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敬佩。他各个时期的学生们都在全国各建设岗位上担任重要的技术职务和领导职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言传身教,奖掖后进

金宝桢先 生从不把分配给他的青年助教单纯地当作劳动力使用,更不让其放任自流。他把青年助教看作开创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他对青年助教的培养有独特的一套方法。 首先由他亲自为青年助教制订近期和中长期的工作和进修计划,为了保证计划的实施,周周有检查、月月要汇报、年年写总结。这样严格的督促检查,令人一点不敢 松懈。以布置青年助教编制“习题卡”(即现今题库)为例,要求向他回答做每道题的教学意图,有哪些解法,如何向学生提问及展开讨论,估出学生解题所需花的 时间等等。他还规定青年助教每年必读的经典著作,到时要交出像样的“读书报告”并组织宣讲,只要他认为报告有新意,业务上有出息,他就会找机会推荐参加全 国顶尖级的各种工程学术会议,让青年教师走向社会“亮相”。金宝桢先生作为南京工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经常带着青年助教跨系去听课,还要求交“听课心得”。他这样做既掌握了全校课堂教学动态,也让青年助教在教学上“博采众长”。

金宝桢先生身为《结构力学》课程主讲教 授,但他始终坚持亲自上一个班的习题课。对青年助教上的习题课,他会随机性地到现场督导,并面授“教学机宜”。他把课程内容中的难点和要点,组织青年助教 试讲。从概念思路到讲稿格式、板书布置、语音语调、讲解情态等都在他的点评之中。他环环紧扣的教学“科班训练”,让青年助教得益匪浅。金宝桢先生还利用外出开会,安排青年助教代课,这是他设计的“实战练兵”,是培养青年助教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代课的质量,由他提供讲稿,并郑重交待:“讲法可灵活,进度不能赶,让学生学到手”。

涓滴追思,寄情缅怀

金宝桢先生是一位博大精深、学贯中西的学者,是土木工程学科的宗师。但在“文革”中惨遭迫害,终致19681111含冤而逝,享年61岁。直到粉碎“四人帮”后才得到平反昭雪。

金宝桢先生他那以身作则的领导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真诚坦率的待人接物,言传身教的育人精神,精心教学的敬业精神永垂不朽!

   

[]
1)本文中金宝桢先生简历,参考《东南大学校友业绩》丛书第一卷。

2)本文作者系东南大学教授,1953年从浙江大学毕业分配至南京工学院,任金桢教授助教。